近视度数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展为高度或病理性近视时会显著增加失明风险,病理性近视有视网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眼底病变易致失明,儿童青少年需控用眼时间、增户外活动、定期检查并干预,成年人高度近视者要定期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等,有家族病理性近视史人群要密切关注视力、科学用眼。
一、近视度数不断增加与失明的关联
近视度数不断增加,尤其是进展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或病理性近视时,会显著增加失明风险。高度近视可引发一系列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等,这些病变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会严重损害视力甚至导致失明。例如,病理性近视患者的眼轴过度延长,易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进而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预后。
二、病理性近视的关键影响
病理性近视是近视度数进行性加深且伴有眼底病变的特殊类型。其眼底病变包括视网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等。视网膜萎缩会使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受损,脉络膜新生血管则可能导致黄斑区出血、渗出,进一步破坏中心视力,若病情持续恶化,最终可导致失明。研究表明,病理性近视患者的失明风险远高于普通近视人群。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青少年:此阶段眼轴仍在发育,近视度数易快速增长。需严格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长(每天建议≥2小时),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近视度数快速增加,应及时通过佩戴合适眼镜、使用角膜塑形镜等方式干预,延缓度数进展。
成年人高度近视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如眼底照相、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监测眼底病变情况。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运动、眼部受到外力撞击等,以防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有家族病理性近视史人群:这类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视力变化,除定期眼底检查外,需格外注意用眼健康,严格遵循科学用眼习惯,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使其病理性近视的发病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