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眼压多高于正常且昼夜波动大,高眼压致视神经损害,逐步引发视神经纤维丢失及视神经盘形态改变,早期视野缺损隐匿,进展后有视力下降,部分发病有眼胀眼痛头痛虹视等症状,老年人、孕期更年期女性、有家族病史者易患,长时间用电子设备等不良生活方式增加眼压波动风险。
一、眼压异常
青光眼患者常存在眼压的异常改变,正常眼压范围通常为10~21mmHg,而青光眼患者眼压多高于21mmHg,且可能出现昼夜眼压波动大的情况,高眼压是导致视神经损害的关键危险因素,持续的高眼压会对视神经纤维等眼部结构产生机械性压迫和缺血性损伤。
二、视神经损害
青光眼会逐步引发视神经纤维的丢失及视神经盘的形态改变,通过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神经盘杯盘比增大等典型表现,随着病情进展,视神经损害会不断加重,影响视觉信号的传导功能,进而对视力和视野等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
三、视野缺损
这是青光眼重要且常见的特征,早期视野缺损可能较隐匿,不易被察觉,随着病情发展,会依次出现鼻侧阶梯、弓形暗点、管状视野等不同类型的视野缺失,这是因为视神经受损后,视觉信息的传递路径受阻,导致视野范围内能够感知的区域逐渐缩小。
四、视力变化
在青光眼早期,视力可能未受到明显影响,但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视力下降现象,这是由于视野缺损不断加重以及视神经功能严重受损,使得视觉的正常感知功能受到极大影响。
五、症状表现
部分患者发病时可出现眼胀、眼痛、头痛、虹视(看灯光时出现彩色光环)等症状,尤其是眼压急剧升高时更为明显;而慢性青光眼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另外,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有别,老年人因眼部结构变化等因素更易患青光眼;女性在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眼压可能出现波动,需多加关注;有青光眼家族病史者发病风险更高;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近距离用眼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眼压波动风险,需特别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