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依严重程度分四期可针对性制定方案,基础护理含定时翻身用减压设备、皮肤温和清洁;药物据创面状况选抗生素等;保守无效严重者可手术清创皮瓣移植;充足营养助恢复,儿童需防过度受压用合适减压设备且护理轻柔,老年关注基础病对创面恢复影响,有基础病如糖尿病要严格控血糖综合调整方案。
一、创面评估与分期
褥疮依据严重程度分为四期:一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麻木,皮肤完整;二期为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形成浅表溃疡;三期是全层皮肤缺损,累及皮下组织但未穿透筋膜;四期则是全层皮肤及组织缺失,伴有骨骼、肌腱等暴露。准确分期可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
二、基础护理
1.体位调整:定时翻身是关键,一般每1-2小时翻身1次,借助减压床垫或气垫床减轻局部受压,骨隆突处可使用减压垫圈,但需避免加重局部缺血。2.皮肤清洁:用温和清洁剂清洗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清洗后轻柔擦干,防止皮肤破损。
三、药物治疗
依据创面状况选用药物,如感染创面使用抗生素,促创面愈合的生长因子类药物等,严格遵医嘱选择药物,基于创面实际感染等情况用药。
四、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创面严重者,可考虑手术,如清创术、皮瓣移植术等,适用于创面坏死组织多、深部组织受累等情形,通过手术清除坏死组织、修复缺损。
五、营养支持
充足营养利于褥疮恢复,需保证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食物,如瘦肉、蛋类、新鲜蔬果等;不能经口进食者,通过鼻饲或胃肠营养支持保障营养,良好营养状态助于创面愈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特别避免过度受压,选用合适减压设备,护理时动作轻柔,因儿童皮肤娇嫩且修复能力与成人有别。
老年患者:皮肤脆弱,常伴基础疾病,护理中需密切关注基础病对创面恢复的影响,积极控制基础病。
有基础病患者(如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因高血糖不利创面愈合,治疗时综合考量基础病情况调整方案,体现人文关怀与个性化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