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可致呼吸困难,包括劳力性、端坐、夜间阵发性及心源性哮喘;因心脏输出减少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出现乏力;体液潴留表现为对称性可凹陷性水肿从下肢向上蔓延及胸腹腔积液、体重增加;老年人症状可不典型,儿童可现喂养困难等,女性需注意特殊时期对心衰症状的影响。
一、呼吸困难
心衰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肺循环淤血所致。轻度心衰时,患者在体力活动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即劳力性呼吸困难,如快走、爬楼梯等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端坐呼吸,患者需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呼吸深快,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缓解,重者可伴有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
二、乏力
心衰时,心脏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患者会感到乏力、疲倦。这是因为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从而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即使是轻度活动也会感觉疲惫不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三、体液潴留相关症状
1.水肿:是右心衰竭较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对称性、可凹陷性水肿,常见于下肢,如脚踝、小腿等部位,傍晚时水肿往往较明显,早晨可稍有减轻;随着病情加重,水肿可向上蔓延至大腿、腹部甚至全身。此外,还可能出现胸腔积液,导致胸闷、气短加重;腹腔积液时可引起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2.体重增加:由于体液潴留,患者短期内体重可迅速增加,这是体液潴留的一个重要体征,通过监测体重变化可辅助评估心衰的控制情况。
四、其他症状
对于老年人,心衰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倦怠、意识模糊等非特异性症状;儿童心衰多由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可能出现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表现;女性心衰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无显著差异,但需注意妊娠期、围绝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对心衰症状的影响,妊娠期心衰可能因血容量增加等因素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