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相关要点包括正常眼压范围及存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凹陷进行性扩大加深且杯盘比异常需警惕,利用OCT等可发现视神经纤维层变薄,视野检查有早期及进展性缺损,前房角镜检查能明确房角结构并知不同人群表现差异且主要诊断基于眼压视神经视野房角等异常改变。
一、眼压异常
正常眼压范围通常在10~21mmHg(毫米汞柱)。青光眼患者多存在眼压持续性或间歇性升高情况,部分患者眼压虽处于正常范围,但属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即眼压在正常范围内却仍发生了青光眼相关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
二、视神经损害
1.视神经乳头凹陷:通过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凹陷进行性扩大和加深,正常杯盘比(C/D,即视神经乳头凹陷与整个乳头直径的比值)一般小于0.3,若杯盘比大于0.6且双眼杯盘比差值大于0.2,需高度警惕青光眼可能。
2.视神经纤维层变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手段,可发现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这是青光眼对视神经损害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视野缺损
通过视野检查(如Humphrey视野检查)可发现青光眼性的视野改变。早期可能出现鼻侧阶梯(即视野鼻侧某一水平线上出现阶梯状的视野缺损)、旁中心暗点(位于中心视野以外的暗点)、弓形暗点(呈弓形分布的暗点)等;随着病情进展,视野缺损会逐渐扩大,严重时可出现管状视野甚至完全失明,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视觉功能。
四、房角结构异常
通过前房角镜检查能明确房角是开角还是闭角。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多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开角型青光眼房角通常开放,但存在房水引流功能异常,导致房水排出不畅,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青光眼可能伴有眼球增大等表现,老年人可能因晶状体混浊等影响检查操作及结果判断;女性和男性在发病风险上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存在差异,但主要诊断特征仍基于眼压、视神经、视野、房角等方面的异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