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使用过期麻醉药会致有效成分结构变化使效价降低,引发术中知晓风险,还会分解产生杂质致过敏、加重肝肾负担,儿童因生理未全更敏感,老年人代谢差易现不良反应,有基础病史者风险放大。
一、药物效价降低及影响
心脏手术后使用的麻醉药过期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导致药物效价降低。若药物效价不足,在手术过程中可能无法提供稳定且有效的麻醉作用,无法精准调控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而增加患者术中知晓的风险,即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感知到手术操作,这会对患者的心理和术后恢复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患者应激反应增强,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杂质产生及潜在危害
麻醉药过期后,可能会分解产生杂质。这些杂质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例如,部分杂质可能具有抗原性,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情况;杂质还可能经肝肾代谢,加重肝肾功能负担,对于心脏手术后本身肝肾功能可能已受一定影响的患者来说,会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内环境稳定。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风险
1.儿童群体:儿童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能力与成人不同。过期麻醉药的药效不稳定及杂质的影响对儿童更为敏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呼吸抑制、循环功能紊乱等更严重的情况,因其自身调节能力弱,风险程度相对更高。
2.老年人群体: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过期麻醉药中杂质的代谢清除能力下降,药物及杂质在体内蓄积的风险增加,更容易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影响术后康复进程。
3.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患者本身存在肝肾功能不全、过敏体质等基础病史,心脏手术后使用过期麻醉药时,药物效价降低及杂质产生带来的风险会被放大。例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过期麻醉药及其杂质的代谢排泄能力更差,过敏体质患者对杂质引发过敏反应的易感性更高,会显著增加患者的围手术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