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预激综合征因心脏存在先天性房室附加传导旁路致电信号传导异常属先天性心脏电生理异常,部分患者无症状仅心电图偶然发现,有症状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诊断主要靠心电图检查,治疗有无症状等时观察随访、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用药物终止、频繁发作选导管射频消融术,儿童患者需谨慎评估及考虑身体耐受性等,妊娠期女性治疗要权衡对胎儿影响,老年患者需综合基础疾病等选治疗方案。
一、定义与病因
心脏预激综合征是因心脏存在先天性房室附加传导旁路,致使电信号传导异常的疾病,多由心脏传导系统胚胎发育过程中异常残留所致,属先天性心脏电生理异常。
二、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仅在心电图检查时偶然发现。
2.有症状情况: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若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突发突止,严重时可致晕厥,尤其在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下易发作。
三、诊断方法
1.心电图检查:是主要诊断依据,典型表现为PR间期缩短(<0.12秒)、QRS波增宽伴delta波,结合临床症状可辅助诊断。
四、治疗方式
1.观察随访:无症状或偶发轻度症状者,定期监测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无需特殊治疗。
2.药物治疗: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可选用腺苷等药物终止发作,但需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合理用药。
3.导管射频消融术:对于频繁发作、症状明显的患者,是根治性治疗手段,通过导管消融异常旁路达到治愈目的。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结合儿童心脏发育特点,诊断时需谨慎评估,避免因过度活动等诱发心律失常发作,治疗上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式,如病情需要行导管射频消融术,要充分考虑儿童身体耐受性及手术风险。
2.妊娠期女性:治疗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若需治疗应在多学科评估后选择相对安全的方式,尽量避免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心功能、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因治疗增加其他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