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主要由牙周局部炎症主导超八成患者有牙周炎基础治疗可改善,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因素少见但可加重出血需排查,儿童因口腔卫生意识弱易出血需教育正确刷牙,成人因不良习惯易加重需定期检查洗牙。
一、牙周局部炎症因素主导
牙龈出血在刷牙时出现多与牙周局部炎症相关。牙周炎是常见病因,菌斑、牙石等微生物及代谢产物长期堆积于牙龈边缘,引发牙龈炎症反应,使牙龈组织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处于易出血状态。刷牙时牙刷对牙龈的机械刺激(如用力不当、刷牙方式不正确等),会促使炎症部位的血管破裂出血,而在非刷牙状态下,由于缺乏这种机械刺激,出血现象相对不明显。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牙龈出血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炎,且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如洁治、刮治等清除菌斑牙石)后,刷牙时牙龈出血情况可明显改善。
二、其他相关因素及人群差异
(一)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因素
虽然相对少见,但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但此类情况通常并非仅在刷牙时出现,可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表现。不过,若本身存在牙周局部炎症基础,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加重刷牙时的牙龈出血程度。对于儿童而言,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需特别警惕,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结合血常规等检查综合判断;成人若既往有血液病史或出现不明原因牙龈出血加重,应及时排查全身因素。
(二)不同人群特点
1.儿童:儿童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薄弱,易出现菌斑、软垢堆积,若未养成良好刷牙习惯,易引发牙龈炎症,从而在刷牙时出现牙龈出血。此时需注重口腔卫生教育,指导正确刷牙方法,如使用巴氏刷牙法,培养儿童定期刷牙的习惯,减少菌斑堆积导致的牙龈炎症。
2.成人:成人若长期吸烟、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如刷牙不彻底、未定期洗牙等),会加速菌斑牙石形成,加重牙龈炎症,使得刷牙时牙龈出血更易发生。成人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年至少洗牙1-2次,以清除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维护牙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