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猝死的病因如何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因长期高血压损伤内皮致脂质沉积、高血脂使低密度脂蛋白渗入形成斑块、高血糖影响内皮加速进程,中老年及绝经后女性风险高,斑块不稳定因纤维帽破裂激活凝血系统致血栓,有家族史、长期吸烟者易发生,冠脉阻塞致心肌缺血坏死引发电生理紊乱致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既往冠心病史及缺乏运动者猝死风险高。
一、动脉粥样硬化基础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梗猝死的重要病理基础。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使血管壁承受过高压力,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脂质沉积;高血脂时,血液中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易渗入受损内皮下,逐渐形成粥样斑块;高血糖环境下,糖代谢紊乱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动脉管壁出现粥样斑块,随着斑块逐渐增大,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心肌供血。中老年人群由于血管老化、代谢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相对更快,风险更高;男性在绝经前受雌激素保护,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低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风险显著上升。
二、斑块不稳定与血栓形成
粥样斑块不稳定是关键环节。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可能因各种因素(如血压波动、血流冲击等)发生破裂,斑块内的脂质核心等内容物暴露于血液中,激活凝血系统。凝血因子被激活后,会促使血小板聚集并形成血栓,血栓逐渐增大最终完全阻塞冠状动脉。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其基因易感性可能使斑块更易不稳定;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概率。
三、心肌缺血加重与恶性心律失常引发猝死
当冠状动脉完全被血栓阻塞后,相应心肌区域的血流迅速中断,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开始坏死。心肌细胞的坏死会影响心脏正常的电活动,导致电生理紊乱,极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室颤会使心脏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无法向重要脏器泵血,若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电除颤等急救措施恢复正常心律,就会导致猝死。有既往冠心病病史的人群,心肌本身已处于相对脆弱状态,一旦发生冠脉闭塞,更易出现严重电活动异常;缺乏运动的人群,心脏功能相对较弱,在心肌缺血时耐受能力更差,增加了猝死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