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评估,包括缺血范围,如大范围心肌缺血较严重;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轻度影响小,严重可致心肌梗死等;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更易现严重后果,年轻人诱因去除后相对恢复但特殊情况有风险;有基础疾病人群病情进展快且严重,因基础病会加重心肌缺血;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发生风险高且易向严重发展。
从心肌缺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角度
轻度心肌缺血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尚不受明显影响,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胸闷、胸痛等不典型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心肌缺血程度加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会逐渐受到影响。严重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梗死,使心肌细胞坏死,心脏的射血分数下降,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比如,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预后往往不佳。
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体现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发生心肌缺血时可能更易出现严重的后果,因为其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差。而年轻人如果是由于过度劳累、短暂的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的心肌缺血,在去除诱因后可能相对恢复较好,但如果是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等情况导致的心肌缺血,也可能存在潜在的严重风险。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时往往病情进展可能更快,也更严重。因为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后负荷,糖尿病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高脂血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这些因素都会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增加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肌缺血时,其心肌缺血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的人,心肌缺血的发生风险较高,且一旦发生心肌缺血,病情往往更容易向严重方向发展。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进一步加重,从而使心肌缺血程度加剧。比如,长期吸烟的人,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比不吸烟者快很多,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