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日常活动量不受限一般活动无心衰症状,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平时一般活动就现心衰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量即引发心衰症状,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衰症状且不同年龄患者预后管理需个体化。
一、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
患者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会引发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以年龄为例,年轻人若处于此分级,其心脏功能基本能满足正常生活中的一般体力活动,如正常速度步行、进行轻度的体育锻炼等,身体不会出现心衰相关不适表现;对于老年人,虽随年龄增长心肺功能有一定生理性衰退,但仍能耐受日常的轻度活动,像缓慢散步等,此分级下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心衰影响较小。
二、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
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在平时一般活动下就会出现心衰症状。比如年龄较轻的人群,进行稍快速度的步行(如每小时4-5公里)或者登两层楼时,就会感到气短、乏力;而老年患者,可能日常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等,就会引发心衰相关症状。该分级下,患者的体力活动已开始受到一定限制,生活中需要适当调整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三、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
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量就会引起心衰症状。以不同年龄人群为例,年轻患者可能步行几百米就会出现呼吸困难、体力不支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连日常的室内缓慢走动都可能引发心衰症状。此分级下,患者的活动能力显著下降,日常生活需要更多的休息,且活动时需格外谨慎,以免加重心衰病情。
四、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
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甚至平卧时都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端坐位缓解,生活不能自理。对于儿童心衰患者(虽较少见),处于此分级时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需严格限制活动,密切监测病情;老年患者处于此分级时,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明显,心衰症状反复出现,生活完全依赖他人照料,且需要持续的医疗监测和干预来维持生命状态,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病史的患者在此分级下的预后和管理都需高度个体化,充分考虑其自身身体状况和潜在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