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医学上称甲真菌病,其成因包括皮肤癣菌等在温暖潮湿环境或接触共用物品致感染,酵母菌因糖尿病、长期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易引发,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可使免疫低下者发病,指甲外伤致甲板破坏易让真菌侵入,老年人因代谢慢、免疫力降易患病,经常美甲破坏屏障、长期处潮湿环境也易引发。
一、真菌感染
1.皮肤癣菌感染:是引发灰指甲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常见的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这类真菌容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滋生,长期穿不透气鞋子、脚部多汗的人群,脚部皮肤处于潮湿状态,为皮肤癣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加感染风险;此外,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个人物品,也可能间接接触到皮肤癣菌而被感染。
2.酵母菌感染:白念珠菌等酵母菌可导致灰指甲。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机体免疫功能相对低下,且高血糖环境利于酵母菌生长繁殖,使得糖尿病患者患酵母菌引起的灰指甲几率高于常人;另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机体免疫力受影响,也易被酵母菌感染引发灰指甲。
3.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感染:一些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如帚霉菌等,也可引起甲真菌病。免疫力低下者,例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机体抵御真菌的能力减弱,更容易受到这类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的侵袭而发病。
二、外伤因素
指甲受到外伤后,甲板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真菌便更容易侵入甲板引发感染。从事需要频繁手部或足部活动且易受伤职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运动员等,指甲受伤概率较高,若受伤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指甲局部防御屏障受损,就增加了灰指甲的发病风险。
三、年龄因素
老年人新陈代谢相对缓慢,指甲的生长和修复能力减弱,同时机体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使得老年人对真菌的抵御能力降低,因此老年人患灰指甲的几率相对高于中青年人群。
四、生活方式因素
经常进行美甲操作的人群,美甲过程中可能会损伤指甲周围皮肤及甲板,破坏了指甲的天然屏障,使真菌更容易侵入,从而增加了灰指甲的感染机会;此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的人,如渔民、洗衣工等,脚部或手部皮肤长期接触水和潮湿物质,也为真菌滋生创造了条件,易引发灰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