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淡盐水漱口、局部冷敷、调整饮食来自我护理,若伴有发热等严重症状或儿童、孕妇等特殊情况需及时就医,其常见病因有牙龈炎等,预防需坚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处理隐患。
一、自我护理缓解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每天至少早晚刷牙,选用软毛牙刷,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可有效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及细菌,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同时,可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间的异物,保持口腔环境清洁。
2.淡盐水漱口:取适量温盐水(约0.9%的生理盐水浓度),每日含漱数次,每次含漱30秒左右。盐水的高渗性可起到一定杀菌消炎作用,帮助减轻牙龈肿痛症状。
3.局部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或冷毛巾,敷于牙龈肿痛部位外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冷敷能收缩局部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4.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选择温软、清淡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利于肿痛缓解。
二、需及时就医的情况
1.症状严重表现:若牙龈肿痛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面部明显肿胀、牙齿松动明显、张口受限等情况,可能是牙周脓肿、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较严重的口腔疾病引起,需尽快前往口腔科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如切开引流、根管治疗等。
2.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牙龈肿痛多与龋齿、牙龈炎等有关,由于儿童表达和配合能力有限,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口腔状况,避免自行给儿童使用成人药物,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同时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早晚正确刷牙、少吃甜食等。
孕妇:孕期激素变化易加重牙龈问题导致肿痛,孕妇就医时需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医生会根据孕期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手段,孕妇自身要更加注重口腔清洁,坚持每天有效刷牙和使用牙线等。
三、病因与预防关联
牙龈肿痛常见病因包括牙龈炎、牙周炎、龋齿、智齿冠周炎等。预防方面,日常要坚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洁治(洗牙),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隐患,如尽早修复龋齿等,能有效降低牙龈肿痛发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