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表现为发作性胸痛等,病因主要源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痉挛等,症状多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放射相关部位呈压榨等感持续数分钟可缓解,分稳定型和不稳定型,诊断靠发作时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及缓解期运动负荷试验或冠状动脉造影,治疗发作时立即休息含药缓解期改善血供等,特殊人群老年人症状不典型、糖尿病患者症状易忽视、女性需识别非典型症状。
一、定义
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二、病因
主要源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需氧与供氧失衡而引发。此外,冠状动脉痉挛、栓塞、炎症等也可导致心肌供血减少,诱发心绞痛。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特征
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部位多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左臂内侧等,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持续时间一般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四、分类
(一)稳定型心绞痛
病情相对稳定,发作诱因、频率、程度等在较长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病情不稳定,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等,有进展为心肌梗死的风险。
五、诊断方法
(一)心电图检查
发作时可见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现;缓解期心电图可无特异性改变,可通过运动负荷试验诱发心肌缺血。
(二)冠状动脉造影
能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等,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六、治疗原则
(一)发作时处理
立即休息,可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症状。
(二)缓解期治疗
改善冠状动脉血供,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抗血小板聚集,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等;还可根据病情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心绞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如表现为呼吸困难、上腹痛等,需密切观察,及时就医排查。
(二)糖尿病患者
发生心绞痛时症状可能不明显,易被忽视,应加强血糖控制并警惕心血管事件。
(三)女性
雌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心绞痛表现,需注意识别非典型症状,如疲劳、背痛等也可能是心绞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