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达相应标准,病理性近视是致盲关键,可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青光眼等致盲情况,儿童青少年处眼发育阶段需定期眼部检查早期干预,成年人也需定期眼底筛查异常及时就医评估治疗。
一、高度近视的界定及与失明的关联
近视度数大于等于600度被定义为高度近视,其中病理性近视是导致失明的关键因素。病理性近视的眼轴会过度延长,引发一系列眼底结构与功能的改变。
(一)视网膜脱离
病理性近视患者眼轴延长,视网膜被牵拉变薄,易发生视网膜脱离。据相关研究,病理性近视是视网膜脱离的重要诱因之一,若视网膜脱离未得到及时救治,会严重损害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尤其在儿童青少年病理性近视患者中,因眼轴发育异常进展快,视网膜脱离风险相对更高。
(二)黄斑病变
高度近视时黄斑区受到影响,易出现黄斑出血、黄斑劈裂等病变。病理性近视导致的黄斑病变会逐渐破坏黄斑区的感光细胞等结构,影响中心视力,严重者中心视力丧失,进而引发失明。例如长期病理性近视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黄斑相关严重病变致视力严重受损。
(三)脉络膜新生血管
病理性近视可促使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渗漏、出血等会进一步损害视网膜组织,影响视力,若不及时干预,会逐步导致视力下降直至失明。
(四)青光眼
病理性近视患者可能伴随眼压异常等情况,增加青光眼的发生风险,而青光眼会损害视神经,若视神经持续受损严重,会导致视野缺失甚至失明,尤其在合并病理性近视的青光眼患者中,病情进展往往更具侵袭性。
二、不同人群的相关注意事项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处于眼发育阶段,病理性近视进展可能更快,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轴测量、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眼底病变迹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病情向致盲方向发展。因为儿童青少年眼轴仍在不断变化,病理性近视若控制不佳,眼轴过度延长引发眼底病变的概率显著增加。
(二)成年人
成年人病理性近视患者也需定期进行眼底筛查,关注眼压等指标变化,一旦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出现上述致盲性并发症,以便尽早开展治疗,最大程度保留视力。成年人病理性近视虽眼轴发育已相对稳定,但眼底病变仍可能逐渐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