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竭是因突发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致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引发肺淤血等临床综合征,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压急症、瓣膜病、心肌病等,临床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等,诊断依据病史症状及胸片、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治疗包括取端坐位等一般处理、用利尿剂等药物及机械通气,特殊人群中老年需关注脏器等,儿童要遵循儿科原则,有基础病史者需优先针对基础病因处理等。
一、定义
急性左心衰竭是因突发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致左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升,引发肺淤血、肺水肿甚至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二、病因
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病因,心肌坏死使心肌收缩力显著降低。2.高血压急症:血压急剧升高,加重心脏后负荷,影响左心功能。3.瓣膜病:如急性二尖瓣反流或主动脉瓣反流,致左心负荷异常。4.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可引发心肌收缩功能减退。
三、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呈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满布湿啰音与哮鸣音。2.其他:可伴心源性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尿量减少等。
四、诊断
1.病史与症状:依据基础心脏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胸片可见肺淤血表现,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如心室大小、瓣膜情况)与功能(射血分数等)。
五、治疗
1.一般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高流量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2.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肺淤血,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正性肌力药(如多巴酚丁胺)增强心肌收缩力等。3.机械通气:严重肺水肿时可应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改善氧合。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需关注脏器功能减退,用药时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密切监测血压、电解质等指标,因老年人心血管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2.儿童患者: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治疗中注重液体管理,因其心肺储备功能与成人不同,对容量变化更敏感。3.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既往有冠心病、心肌病等,急性发作时需优先针对基础病因处理,同时控制急性心衰症状,治疗过程中密切评估基础病对心衰的影响及心衰对基础病的加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