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是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病,病因有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病等,临床表现为双侧小腿伸侧对称性疼痛性结节数周消退可留色素沉着且可复发,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皮肤活检,需与硬红斑、Sweet综合征等鉴别,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谨慎用药、女性妊娠哺乳期权衡药物、基础疾病患者规范治疗。
一、定义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人群,尤其多见于女性。
二、病因
1.感染因素:与链球菌、结核菌等感染相关,如近期有链球菌性咽炎、结核杆菌感染等病史可能诱发结节性红斑。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磺胺类、避孕药等可能作为诱因引发该病。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发结节性红斑。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典型表现为双侧小腿伸侧对称性出现疼痛性结节,结节初期呈鲜红色,逐渐变为紫红色,大小不等,直径多在1~5厘米左右,常伴有压痛。2.病程特点:结节一般在数周内消退,不留瘢痕,但可能遗留色素沉着,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
四、诊断
1.临床表现:依据双侧小腿伸侧对称性疼痛性结节的典型表现初步提示。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3.特殊检查:必要时行皮肤活检,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鉴别诊断
需与硬红斑、Sweet综合征等疾病鉴别。硬红斑好发于小腿屈侧,结节较大且易破溃,病理表现不同;Sweet综合征常有高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皮损为疼痛性隆起性红斑。
六、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如存在链球菌感染需抗感染治疗,结核感染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停用可疑药物。2.对症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等症状,如布洛芬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谨慎用药,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2.女性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发生结节性红斑时,需权衡治疗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结核的患者,抗结核治疗需遵循规范疗程,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需同时对基础疾病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