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不完全是因为上火,更多由口腔局部病理性因素引起,如牙周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同时非口腔局部因素如全身疾病影响、激素变化等也会对牙龈肿痛产生影响,应从口腔局部病变及全身相关因素分析其成因,不能单纯认为是“上火”导致。
一、口腔局部病理性因素
1.牙周炎:是导致牙龈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细菌侵犯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产物长期作用于牙龈,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同时可能伴有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症状。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口腔内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等,这些细菌的感染是引发牙龈肿痛等牙周炎症状的关键因素。
2.牙龈炎:主要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在牙龈边缘,不断刺激牙龈组织,引起牙龈的炎症。炎症初期牙龈就会出现红肿,触碰时容易出血,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肿痛症状。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的人群,更容易患上牙龈炎进而出现牙龈肿痛。
3.智齿冠周炎:多见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受到智齿的压迫,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易积存于盲袋内,导致细菌滋生感染,引起牙龈肿痛。尤其是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感冒、疲劳等情况下,智齿冠周炎更容易发作,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
二、非口腔局部因素对牙龈肿痛的影响
1.全身疾病影响:一些全身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肿痛。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的细菌更容易滋生繁殖,从而增加了牙龈感染发炎出现肿痛的风险。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概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牙龈肿痛等牙周炎症症状往往更难控制。
2.激素变化:青春期、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也可能影响牙龈的健康。青春期时,体内性激素水平升高,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出现牙龈红肿、轻度肿痛等症状。妊娠期女性由于孕激素水平大幅升高,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牙龈容易肿胀、出血,甚至出现牙龈瘤样改变,也可能伴有肿痛感。
综上所述,牙龈肿痛主要是由口腔局部的病理性因素引起,虽然传统观念常将其归结为“上火”,但从科学的循证医学角度,更应从口腔局部病变及全身相关因素去分析其成因,而不能单纯认为就是“上火”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