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眼需控制时长并调整姿势,优化环境要光线适宜,科学饮食补充维生素A、C、叶黄素等营养素,通过眼保健操、热敷冷敷进行眼部保健,儿童要限电子设备时长多户外活动,上班族增眨眼频率,老年人定期查眼防病变且异常及时就医。
一、合理用眼规划
1.控制用眼时长: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建议休息5~10分钟,可通过远眺(注视5米以外景物)使眼部肌肉放松,缓解眼疲劳。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紧盯电子屏幕、书籍等,尤其减少夜间关灯后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
2.调整用眼姿势: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屏幕保持33厘米左右距离,坐姿挺直,避免躺着、趴着等不良姿势加重眼疲劳。
二、优化环境条件
1.光线适宜:室内光线应均匀、柔和,避免过强光线直射或过暗环境导致眼睛过度调节。使用电子设备时,调整屏幕亮度、对比度至与环境光相适配,减少反光和眩光对眼睛的刺激。
三、科学饮食营养
1.补充有益营养素:
维生素A: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富含维生素A,可维护角膜正常功能,预防夜盲症等,对缓解眼疲劳有帮助。
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能参与眼睛内抗氧化过程,保护眼内组织。
叶黄素:绿色蔬菜(如羽衣甘蓝)、玉米、南瓜等含有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营养成分,有助于抵御蓝光对眼睛的损伤,缓解眼疲劳。
四、眼部保健操作
1.眼保健操:按揉睛明穴(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攒竹穴(眉头凹陷中)、四白穴(眶下孔凹陷处)等眼周穴位,通过按摩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疲劳。
2.热敷与冷敷:
热敷:用40℃左右温毛巾敷眼,每次10~15分钟,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肌紧张。
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短暂冷敷,每次5~10分钟,适用于因眼疲劳伴眼胀、充血等情况,可收缩血管,减轻不适。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群体:家长应监督儿童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单次使用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引导儿童多进行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光线,降低眼疲劳发生风险。
2.上班族群体:长时间面对电脑的上班族,除定时休息、做眼保健操外,可增加眨眼频率,每分钟眨眼10~15次,保持眼表湿润,缓解干涩导致的眼疲劳。
3.老年人群体:老年人眼疲劳可能与眼部退行性病变相关,除上述常规措施外,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排查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若出现持续眼疲劳且伴随视力下降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