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可通过非药物和药物方法缓解,非药物有冷敷(用冰袋等敷脸颊外侧,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不同)、盐水漱口(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不同);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不同人群使用注意事项不同)、抗生素(细菌感染时遵医嘱用,不同人群使用注意事项不同),但牙痛是多种口腔疾病症状,非药物和药物缓解仅暂时缓解,最终需及时就医针对病因治疗
一、非药物缓解牙痛的方法
1.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牙痛部位脸颊外侧,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原理是低温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肿胀,从而缓解疼痛。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冷敷时要注意冰袋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皮肤;成年人冷敷相对灵活,但也需注意不要过度冷敷导致局部冻伤。生活方式上,若因进食过冷过热食物刺激引起牙痛,冷敷可快速缓解。有牙周炎病史的人群冷敷可能暂时减轻疼痛,但仍需及时就医。
2.盐水漱口:取适量温盐水,每次漱口30秒左右,重复几次。盐水有杀菌消炎作用,能清洁口腔,减轻炎症引起的牙痛。儿童由于吞咽功能不完善,要注意避免吞咽盐水,可选择浓度较低的盐水;成年人漱口时要注意力度,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牙痛加重。如果是因食物残渣残留引起的牙痛,盐水漱口有一定清洁作用,但不能替代专业治疗。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使用盐水漱口时要注意不要大量饮用盐水,以免影响血压。
二、药物缓解牙痛的相关情况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作用,可缓解轻至中度牙痛。但儿童使用需谨慎,一般6个月以上儿童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要根据体重等情况调整;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也需咨询医生,因为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群使用可能会加重溃疡病情,需权衡利弊。
2.抗生素:如果牙痛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智齿冠周炎等情况,可能会用到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但必须在医生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且有用药指征时使用。儿童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按照体重和病情由医生指导,避免滥用导致耐药等问题;老年人使用抗生素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用药后需密切监测;有青霉素过敏史的人群禁止使用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抗生素。
需要注意的是,牙痛只是一种症状,很多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都可能引起牙痛,非药物和药物缓解只是暂时缓解症状,最终都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龋齿需要补牙,牙髓炎、根尖周炎需要根管治疗,智齿冠周炎需要局部冲洗上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