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常见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内侧等放射,部分有上腹部、颈部下颌等不典型放射,性别上女性易有不典型部位,基础疾病人群因病变等部位表现有变化,生活方式不健康者患心梗风险高出现疑似不适需及时就医。
一、典型心绞痛部位
心梗前兆的心绞痛最常见于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范围通常较大,可近似手掌大小。这是由于心脏的痛觉神经传导至脊髓节段后,疼痛感觉投射到该区域。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观察发现,约60%-70%的心绞痛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样疼痛。
二、放射痛部位
1.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疼痛可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向左侧肩部、上臂内侧放射,甚至可达无名指和小指。这是因为神经传导的牵涉痛特性,心脏痛觉神经与左肩、左臂内侧的神经传导路径有交叉,据相关研究统计,约40%-50%的心绞痛患者会出现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的情况。
2.其他不典型放射部位
上腹部:部分患者心绞痛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易被误认为是胃部疾病。这是因为内脏神经的模糊定位导致,有研究显示约10%-15%的患者会出现这种不典型表现,尤其是老年患者或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可能干扰痛觉的正常定位,更易出现上腹部疼痛类似心绞痛的情况。
颈部、下颌:疼痛可放射至颈部、下颌部位,表现为颈部紧缩感或下颌疼痛,约5%-10%的患者会有此类表现,女性患者相对更易出现不典型的颈部、下颌放射痛情况,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及神经传导特点有关。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影响
1.性别因素:男性和女性在心绞痛部位表现上总体无明显本质差异,但女性有时更易出现不典型部位的心绞痛,如上述提到的上腹部、颈部、下颌等部位疼痛,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特点等因素有关。
2.基础疾病人群: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其心绞痛部位可能因血管病变程度、神经受累情况等不同而有变化。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神经病变,使得痛觉传导异常,更容易出现不典型部位的心绞痛;而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等病变情况不同,也会影响疼痛部位的典型性。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的人群,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对较差,发生心绞痛时部位表现可能更不典型,且这类人群本身患心梗的风险较高,当出现任何疑似心绞痛部位的不适时,应更加警惕,及时就医检查,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重心血管负担,使心绞痛及心梗的发生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