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供氧不足的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狭窄使心肌供血减少及痉挛致血流突然减少,心脏负荷变化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或供血相对不足,血液成分或性质异常致血栓阻塞冠脉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影响心肌供血。
一、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供氧不足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的原因,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逐渐导致冠脉管腔狭窄,使心肌供血量减少。随着斑块进展,狭窄程度加重,心肌的血液灌注无法满足代谢需求,引发缺血。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发生心肌缺血供氧不足的风险相对更高。
2.冠状动脉痉挛:某些诱因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如寒冷刺激、情绪剧烈波动等,痉挛发作时冠脉血管暂时性收缩,导致血流突然减少,心肌瞬间缺血缺氧。女性在月经周期、围绝经期等激素波动阶段,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可能相对升高。
二、心脏负荷变化引发心肌缺血供氧不足
1.心肌耗氧量增加: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脏需泵出更多血液以维持血压,心肌做功增加,耗氧量显著上升;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受阻,为克服阻力需加强收缩,心肌耗氧随之增多。长期高血压未有效控制的人群,心肌缺血供氧不足的风险持续存在;运动员等长期高强度运动者,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也可能引发相对的心肌供氧供需失衡。
2.心肌供血相对不足:严重贫血患者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即使冠脉血流正常,心肌实际能获得的氧含量也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率增高,心肌需氧量增加,而冠脉供血不能同步增加,导致心肌缺血。贫血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若未及时纠正贫血状态,均易出现心肌缺血表现;甲亢患者在疾病未得到良好控制时,心肌缺血风险升高。
三、血液成分或性质异常导致心肌缺血供氧不足
1.血栓形成阻塞冠脉:血液高凝状态下,易形成血栓,若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会使相应供血区域心肌立即缺血。有冠心病病史且未规范治疗、长期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的人群,血栓相关心肌缺血的风险增加;高龄患者血管弹性差,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也更易发生冠脉血栓阻塞。
2.血液流变学改变:如高脂血症时,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心肌灌注效率降低。肥胖人群常伴随高脂血症,长期高脂状态易导致冠脉内皮损伤,进而影响心肌供血;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异常,增加心肌缺血供氧不足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