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准确评估褥疮创面分期、面积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应用湿性愈合疗法用湿性敷料营造利于愈合微环境,实施持续减压定时体位变换等,强化全身营养支持保证充足营养促进修复,应用新型敷料技术如银离子敷料等,儿童处理需轻柔用温和措施,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疾病控制加强皮肤保湿防护。
一、创面评估与监测
及时准确评估褥疮创面的分期、面积、深度、感染情况等至关重要。通过专业的临床检查明确创面状态,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不同分期的褥疮需针对性调整干预措施,例如Ⅲ期及以上褥疮可能存在深部组织损伤或感染风险,需重点关注。
二、局部湿性愈合疗法应用
湿性愈合疗法是当前处理褥疮的重要最新方法,利用湿性环境促进创面愈合。通过使用水胶体敷料、藻酸盐敷料等湿性敷料,保持创面适度湿润,营造有利于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微环境,减少创面水分蒸发,降低感染风险,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和上皮化进程。
三、持续减压措施实施
减压是预防和治疗褥疮的核心环节。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老年人等易患人群,需定时(一般每1-2小时)进行体位变换,使用减压床垫、气垫等辅助器具分散身体压力,避免局部持续受压。例如气垫床可通过交替充气释放压力,有效降低骨隆突处压力,减少褥疮发生风险或促进现有褥疮创面改善。
四、全身营养支持强化
良好的营养状况是褥疮愈合的基础。需确保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及微量元素(如锌等),以促进创面修复。对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已发生褥疮的患者,可在专业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相应营养物质,尤其关注老年人及儿童等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差异,儿童需保证均衡营养以支持生长发育与创面愈合。
五、新型敷料与技术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出现多种新型褥疮处理技术与敷料。例如具有抗菌功能的银离子敷料,可抑制创面细菌生长,降低感染几率;生长因子类敷料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加速创面愈合进程。在应用时需根据创面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新型敷料或技术。
六、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处理褥疮时需格外轻柔,避免使用可能损伤皮肤的不当方法,优先采用非侵入性、温和的干预措施,密切观察创面变化,因儿童愈合能力虽较强但仍需谨慎护理。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皮肤弹性差、修复能力弱,处理褥疮时需同时关注基础疾病控制,避免因褥疮加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加强皮肤保湿与防护,定期评估全身状况对创面愈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