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常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因年龄、性别、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等致内膜粥样硬化,心脏负荷增加时心肌耗氧增而供血不足引发)、冠状动脉痉挛(由长期大量吸烟、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等诱发,致血流突然减少),少见原因有心肌桥(先天性发育异常致心肌收缩压迫冠状动脉致供血减少)和血液成分异常(严重贫血使携氧能力下降、高凝状态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引发)。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
1.发病机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绞痛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通常40岁以上风险逐渐增加)、男性(相对女性而言,在相同年龄段更易发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饮食导致血脂异常,血液中胆固醇等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粥样斑块形成)等因素影响,冠状动脉内膜逐渐出现粥样硬化病变,使得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当心脏负荷增加时,如运动、情绪激动等,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相应地增加心肌供血,就会引发心绞痛。例如,多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脂水平异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显著升高,进而导致心绞痛的发生率增加。
二、冠状动脉痉挛
1.发病机制: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引起心绞痛。一些因素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比如长期大量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刺激血管收缩)、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等。在有冠状动脉痉挛的情况下,即使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的固定狭窄,也会因痉挛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有研究发现,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进而增加了心绞痛的发病风险。
三、其他少见原因
1.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内,当心肌收缩时,会压迫这段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受阻,心肌供血减少,从而引发心绞痛。这种情况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可能存在,例如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或者因其他因素导致心肌结构异常相关的人群。
2.血液成分异常:如严重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即使冠状动脉供血正常,心肌也会因缺氧而发生心绞痛。一些患有重度贫血的患者,尤其是长期慢性贫血者,就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另外,高凝状态(如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特殊药物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进而引起血管阻塞,引发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