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按皮肤损害特征分急性、亚急性、慢性,急性接触部位现边界清晰红斑伴肿胀等,亚急性炎症反应较轻、红斑色淡等,慢性由急或亚急演变致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等;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感,部分伴灼热感,重时现疼痛;不同接触物引发症状异,植物性致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动物性见水肿性红斑风团样损害等,化学性常见于职业人群如染发剂致相关症状;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更显著,老年人恢复慢易合并其他皮肤问题,敏感肌肤接触致敏物后反应迅速剧烈需规避致敏原加强保湿。
一、皮肤损害特征
1.急性接触性皮炎: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红斑基础上可伴肿胀,病情较重时可见丘疹、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渗出,若继发感染则出现脓疱。例如,接触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时,可迅速出现上述急性炎症表现。
2.亚急性接触性皮炎:炎症反应相对较轻,红斑颜色较淡,肿胀减轻,水疱干涸后出现脱屑现象,皮肤损害范围较急性者相对局限。
3.慢性接触性皮炎:多由急性或亚急性反复发作演变而来,皮肤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常伴有抓痕、脱屑,病程较长,皮肤屏障功能进一步受损。
二、自觉症状
患者通常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部分伴有灼热感,病情严重时可出现疼痛。瘙痒程度因个体差异及病情轻重而异,剧烈瘙痒可影响患者睡眠与日常活动,搔抓还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加重病情。
三、不同接触物引发的症状差异
1.植物性接触物:如漆树、荨麻等所致接触性皮炎,皮肤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伴随剧烈瘙痒,接触部位与植物接触范围基本一致。
2.动物性接触物:像毛虫、蚊虫叮咬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可见水肿性红斑、风团样损害,中央多有叮咬痕迹,瘙痒症状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因搔抓出现继发性皮肤损伤。
3.化学性接触物:常见于职业接触人群,例如染发剂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接触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严重时可累及头面部,患者自觉灼热、瘙痒,染发后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显现。
四、特殊人群症状特点
1.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接触致敏物后症状更为显著,如尿布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尿布覆盖区域皮肤发红、丘疹,与尿布更换不及时、尿液长期刺激有关,需注重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减少尿液等刺激。
2.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接触性皮炎恢复过程相对缓慢,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易合并其他皮肤问题,日常应加强皮肤护理,避免搔抓致使病情加重。
3.敏感肌肤人群:接触致敏物后症状出现迅速,反应剧烈,皮肤红斑、瘙痒等表现更为突出,需尽量规避已知致敏原,加强皮肤保湿以维护皮肤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