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休息与科学用眼需定时按频率方式休息并保持正确用眼姿势,眼部护理可通过冷敷与热敷交替及按摩眼周穴位进行,饮食营养要摄入富含维生素和叶黄素的食物,环境因素则需调节光线和空气湿度来维持眼部良好状态。
一、合理休息与科学用眼
1.定时休息频率及方式: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建议休息5~10分钟,通过远眺缓解眼疲劳,远眺需看向6米以外物体,如绿色植物等,研究表明远眺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睫状肌紧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者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外物体持续20秒;儿童眼部发育不完善,每次用眼15~20分钟应适当休息,避免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加重眼疲劳。
2.正确用眼姿势要求: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时,眼睛与书本或屏幕保持33厘米左右距离,身体与书桌保持一拳、一尺、一寸距离(胸口离桌沿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不良姿势会增加眼部肌肉负担致眼疲劳。
二、眼部护理措施
1.冷敷与热敷交替: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敷眼,每次10~15分钟,可收缩眼部血管,减轻充血肿胀;热敷用温毛巾或热敷眼罩,温度40~45℃,每次15~20分钟,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交替进行可调节眼部状态;儿童眼部娇嫩,家长睡前轻柔按摩眼周时力度需适中。
2.眼部按摩方法:按摩眼周穴位如睛明穴、攒竹穴、四白穴等,每天早晚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10圈左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以缓解眼疲劳。
三、饮食营养调节
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A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来源有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维生素C具抗氧化作用,保护眼睛晶状体等结构,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是良好来源;B族维生素参与眼部神经代谢,全麦面包、燕麦、瘦肉等含丰富B族维生素,长期摄入富含上述维生素的饮食可降低眼疲劳发生风险。
2.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重要色素,能过滤蓝光、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和蓝光损伤,绿色蔬菜(如羽衣甘蓝、菠菜)、玉米、南瓜等含较多叶黄素,适当食用可缓解眼疲劳。
四、环境因素调整
1.光线调节:使用电子设备时避免光线过亮或过暗,室内光线柔和均匀,台灯选无频闪、色温4000~5000K的灯光,过强或过弱光线易致眼疲劳;儿童学习时光线要特别注意,避免光线直射眼睛,可使用可调节护眼灯。
2.空气湿度调节:干燥空气使眼睛泪液蒸发过快致眼干、眼疲劳,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尤其在空调房或暖气房内,需注意调节空气湿度以维持眼部泪膜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