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视力需从多方面着手,改善用眼环境要保持光线适宜并控制用眼时长,通过有意识增加眨眼频率及轻柔按摩眼周穴位进行眼部保健,合理使用电子设备时调整屏幕参数且保持正确距离,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及叶黄素等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者要正确佩戴清洁且控制时长,患眼部疾病者需在治疗原发疾病基础上缓解眼疲劳。
一、改善用眼环境
1.调整光线:保持工作与生活环境光线适宜,过强光线易致眩光刺激,过弱光线需用眼者过度调节。例如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时,应使用台灯并避免灯光直射眼睛,让光线均匀柔和地覆盖用眼区域。
2.控制用眼时长:遵循20-20-20原则,即每连续用眼20分钟,需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物体至少20秒。儿童及青少年眼部尚处发育阶段,更要严格把控用眼时长,防止眼疲劳加重影响视力发育。
二、眼部保健措施
1.眨眼训练:正常成人每分钟眨眼约15-20次,通过有意识增加眨眼频率可缓解眼疲劳,工作时可主动提醒自己多眨眼,以保持眼表湿润。
2.眼部按摩:可轻柔按摩睛明穴、攒竹穴等眼周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疲劳。儿童进行眼部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适中,可由家长协助或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三、合理使用电子设备
1.调整屏幕参数:将电子设备屏幕的亮度、对比度调至合适状态,降低屏幕与环境的亮度差。例如手机、电脑屏幕可根据环境光线调整,夜间使用时可开启夜间模式或降低亮度。
2.保持正确距离:使用电子设备时眼睛与屏幕保持50-70厘米左右距离,儿童需依据其身高等情况确保距离合适,避免因过近距离用眼引发眼疲劳。
四、饮食调节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及叶黄素等的食物,如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橙子(富含维生素C)、蓝莓(富含花青素等,对缓解眼疲劳有益)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正常功能,维生素C、E具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损伤,叶黄素对眼睛黄斑区有保护作用。
五、保证充足睡眠
成年人一般需保证7-8小时睡眠时间,儿童及青少年睡眠时间相应延长,学龄前儿童需保证10-13小时,学龄儿童需保证9-11小时。充足睡眠可让眼部组织得到修复与恢复,减轻眼疲劳。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者:需正确佩戴与清洁,每日佩戴时长不宜过长,按规定进行清洁护理,避免因佩戴不当引发眼疲劳。
2.患有眼部疾病(如干眼症、青光眼等)者:眼疲劳可能是疾病症状之一,需在治疗原发疾病基础上缓解眼疲劳,遵循医生专业建议处理,如干眼症患者可能需使用人工泪液等缓解眼疲劳,同时定期复查眼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