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是视网膜血管破裂或因视网膜等病变致血液溢于眼底的病理现象,常见病因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糖尿病史者易患且年龄大风险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血压控制不佳时易致血管破裂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中老年易患与血管壁病变等相关)、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50岁以上人群因黄斑区退变易致新生血管破裂出血),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出血累及黄斑区时较明显)、眼前黑影飘动(与玻璃体腔内血液飘动有关)、视物变形(出血影响黄斑功能时出现),诊断通过眼底检查初步发现出血情况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清晰显示血管等情况来明确,注意有基础疾病者需控制好基础病定期复查,中老年及糖尿病病程长者要定期眼底筛查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情加重。
一、定义
眼底出血是指视网膜血管破裂或因视网膜、脉络膜等病变导致血液溢出于眼底组织的病理现象,是多种眼底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二、常见病因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见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高血糖状态长期损伤视网膜血管,随病程进展易引发眼底出血,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风险相对更高。
2.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佳时,视网膜血管承受过高压力,易出现破裂出血,年龄增长、血压波动大等因素会增加发病风险。
3.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与血管壁病变、血液高凝状态等相关,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罹患,可能因血管弹性下降、血液黏稠度升高等因素诱发。
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加,黄斑区视网膜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易出现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三、临床表现
1.视力下降:根据眼底出血范围及部位不同,视力下降程度各异,若出血累及黄斑区,视力下降往往较明显。
2.眼前黑影飘动:患者可感觉眼前有飘动的黑影,类似蚊蝇飞舞,与血液在玻璃体腔内飘动有关。
3.视物变形:当眼底出血影响黄斑功能时,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扭曲、变小或变大等异常表现。
四、诊断方法
1.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情况,可初步发现出血部位、范围等。
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更清晰显示视网膜血管形态及渗漏、出血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
五、相关注意事项
1.基础疾病控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糖、血压,定期复查,以降低眼底出血发生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高血压患者需使血压稳定在目标值内。
2.特殊人群关注:中老年人群是眼底出血的高发群体之一,应定期进行眼底筛查;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若病程较长均需加强眼底监测;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血压波动等导致眼底血管破裂出血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