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心绞痛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动脉壁内膜下脂质沉积致管腔狭窄或阻塞使心肌供血减少,长期高脂饮食、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可促进其发生发展;多种因素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供血骤减,吸烟、情绪激动等是诱因;瓣膜病变、贫血、严重低血压等可引发心绞痛;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下降更易因粥样硬化发病,绝经前女性受雌激素保护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接近,吸烟人群易损伤血管内皮促硬化和诱发痉挛,有基础病史或家族史人群发病风险高。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绞痛最主要的原因。动脉壁内膜下脂质沉积,逐渐形成粥样斑块,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减少。长期高脂饮食(如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例如,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内皮受损,脂质易沉积;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会加速血管病变进程,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的正常血流供应,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发作。
二、冠状动脉痉挛
多种因素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血管管径突然缩小,心肌供血骤减。吸烟是常见诱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刺激血管收缩;情绪激动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等物质,也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当痉挛发生时,心肌瞬间供血不足,就会引发心绞痛症状。
三、其他相关因素
1.瓣膜病变: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时,心脏的射血或充盈功能异常,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主动脉瓣狭窄会使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心肌需氧量增加但供血相对不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则可能导致血液反流,影响冠状动脉灌注,从而引发心绞痛。
2.贫血:贫血患者体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单位体积血液能携带的氧气量降低,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即使冠状动脉本身无明显病变,也可能因全身组织缺氧,尤其是心肌缺氧而诱发心绞痛。
3.严重低血压:当血压严重降低时,冠状动脉灌注压随之降低,心肌血流减少,无法满足心肌代谢需求,进而引发心绞痛。例如,大量失血、严重感染导致的休克状态下,血压过低可使冠状动脉血流显著减少,引发心肌缺血缺氧。
四、不同人群的相关影响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逐渐下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升高,更易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心绞痛。
女性:绝经前女性受雌激素保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发病风险逐渐接近男性。
吸烟人群:长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显著增加心绞痛的发生几率。
有基础病史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血管病变进展更快,发生心绞痛的风险高于病情稳定者;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自身患病风险也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