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排查包括症状表现、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和房角检查等方面。不同类型青光眼症状有差异,眼压是重要指标但非唯一依据,眼底、视野、房角检查可辅助诊断,长期高度近视、有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
一、症状表现排查
青光眼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症状,不同类型青光眼症状有所差异。例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视力逐渐下降、视野缺损等情况,患者可能感觉看东西的范围慢慢缩小,比如原本能看到周边的物体,逐渐只能看到中央部分。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症状较为明显,会出现突然的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眼部还可表现为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等。
二、眼压测量
眼压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之间。如果眼压超过21mmHg,就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患有青光眼。但眼压高并不一定就是青光眼,因为有些情况比如高眼压症,眼压高但没有视神经和视野损害;而眼压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青光眼,存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可以通过眼压计来测量眼压,常见的有压陷式眼压计、压平式眼压计等。
三、眼底检查
观察视神经情况是判断青光眼的关键。青光眼会导致视神经损害,通过眼底镜等检查可以看到视神经乳头的形态变化,如杯盘比增大等。正常的杯盘比一般小于0.3,当杯盘比大于0.6或者双眼杯盘比差值大于0.2时,要高度怀疑青光眼可能。随着病情进展,视神经乳头的颜色可能会变淡,神经纤维层会出现缺损等表现。
四、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是检测青光眼视野损害的重要手段。青光眼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等视野缺损情况。通过静态视野检查、动态视野检查等方法,可以详细了解患者视野范围的变化。例如动态视野检查是让患者在不同方位检测光的可见度,静态视野检查则是在特定点检测光的敏感度,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视野缺损的程度和范围,从而辅助诊断青光眼。
五、房角检查
房角检查可以区分青光眼的类型,比如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通过前房角镜检查可以观察房角的开放或关闭情况。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关闭的,而开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开放的,但存在房水引流异常。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检查时需要注意配合情况,儿童可能需要在合适的麻醉下进行检查;对于有眼部手术史等特殊病史的人群,房角检查时要考虑手术对房角结构的影响等因素。对于女性患者,在一些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经期等,眼部情况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一般不影响房角检查的基本操作,但需要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综合判断。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度近视、有青光眼家族史等人群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更需要定期进行上述检查来早期发现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