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相关因素包括基础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的冠心病及有遗传倾向的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会因血流动力学异常增风险,严重电解质紊乱可干扰心肌电活动引发心律失常,过度疲劳、情绪剧烈波动、大量酗酒为诱发因素,老年人群因心脏退化及合并疾病风险高,有基础疾病者未规范治疗易发病,儿童先心病患儿未及时治疗在某些情况可引发猝死。
一、基础心脏疾病因素
1.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长期缺血缺氧,易引发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基础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年龄增长、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
2.心肌病:例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异常肥厚,影响心脏正常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进而引发心源性猝死。心肌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二、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存在心脏结构的先天性缺陷,如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心脏结构异常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动力学,随着病情发展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易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从而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
三、电解质紊乱影响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会干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肌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异常,引发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心源性猝死。例如,低钾血症会使心肌细胞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减小,易诱发异位心律;高钾血症可使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传导性减慢,引发心脏骤停。
四、其他诱发因素
1.过度疲劳:长期过度劳累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对于本身存在心脏基础病变的人群,易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
2.情绪剧烈波动:突然的情绪激动、暴怒等可使体内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者,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引发心源性猝死。
3.大量酗酒:酒精可影响心肌细胞的代谢和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长期大量酗酒还会损害心肌,引发心肌病等,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几率。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风险
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结构和功能逐渐退化,基础心脏疾病发生率升高,如冠心病、心肌病等患病率增加,同时可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多种因素叠加使心源性猝死风险显著升高。
有基础心脏疾病人群:如已确诊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若未规范治疗,病情控制不佳,更容易在上述诱因作用下发生心源性猝死,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基础疾病。
儿童人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会随生长发育逐渐加重,在某些情况下(如剧烈运动等)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需重视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