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竭因右心室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致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淤积引发,病因包括原发性右心室心肌损害、肺动脉高压、心脏负荷过重,病理生理是右心收缩功能降低使右心房压升高致体循环静脉淤血如肝胃肠淤血及外周静脉表现,临床表现有体循环淤血相关症状且劳力性呼吸困难出现晚、体征有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痛,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治疗需针对基础病因处理、改善右心功能,老年患者用利尿剂要监测电解质,有基础肺部疾病者注意呼吸功能维护。
一、病因
1.原发性右心室心肌损害:如右心室心肌梗死,因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右心室心肌缺血坏死,影响其收缩功能。
2.肺动脉高压: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肺部病变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加重右心后负荷;肺栓塞时,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被血栓堵塞,也会引发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负担。
3.心脏负荷过重:三尖瓣或肺动脉瓣出现病变,如三尖瓣狭窄时,右心房血液流入右心室受阻,右心房压力升高;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右心室在舒张期会接受过多反流血液,导致右心负荷加重。
二、病理生理
右心收缩功能降低时,右心排出量减少,右心房压力随之升高,使得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体循环静脉淤血。以肝脏为例,肝淤血会导致肝大、压痛;胃肠道淤血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外周静脉淤血则表现为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
三、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循环淤血相关症状较为突出,如消化道淤血引发恶心、呕吐、腹胀等;劳力性呼吸困难相对左心衰竭出现较晚,这是因为右心衰竭主要影响体循环,肺淤血程度相对较轻。
2.体征:水肿是常见体征,多始于身体低垂部位,呈对称性、凹陷性;颈静脉怒张与搏动明显,这是由于右心房压力升高,颈静脉回流受阻所致;肝大且有压痛,是因为肝脏淤血肿大,炎症刺激肝包膜引起压痛。
四、诊断
依据病史(如是否有肺部疾病、心脏病史等)、典型症状(体循环淤血表现)、体征(颈静脉怒张、水肿等),结合辅助检查确诊。辅助检查方面,心电图可发现右心室肥厚、ST-T改变等;超声心动图能清晰评估右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如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帮助判断右心功能状况。
五、治疗原则
1.治疗基础病因:针对引起右心衰的原发病进行处理,若为肺栓塞导致,需采取相应措施溶解血栓、解除肺动脉梗阻;若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要积极控制肺部炎症、改善通气功能。
2.改善右心功能:使用利尿剂减轻体循环淤血,如呋塞米等,但仅提及药物名称;同时需关注特殊人群,老年患者使用利尿剂时要密切监测电解质,防止出现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情况,因为老年患者肾功能相对减退,对电解质的调节能力下降;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功能的维护,避免因利尿导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加重肺部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