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最主要病因,随年龄增长发病风险渐增且男性较女性略早,动脉壁脂质沉积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心肌耗氧增加时供血不足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因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诱发,吸烟致血管内皮损伤,酗酒致血管收缩功能紊乱,有基础病变者更易发生)、心肌桥(冠状动脉某段走行心肌下,心脏收缩压迫致供血不足引发),禁忌包括生活上戒烟酒、避过度劳累和情绪剧烈波动,药物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需谨慎且硝酸酯类勿与西地那非联用,老年患者用药需更谨慎,女性绝经后要控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血糖并警惕低血糖诱发心绞痛。
一、心绞痛的原因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最主要病因,随年龄增长(通常40岁后发病风险渐增,男性较女性略早),动脉壁内脂质等物质沉积形成斑块,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当心肌耗氧量增加(如运动、情绪激动时),冠状动脉供血无法满足心肌需求,引发心肌缺血缺氧,进而诱发心绞痛。
2.冠状动脉痉挛:可因不良生活方式诱发,如吸烟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可损伤血管内皮,促使冠状动脉痉挛;酗酒者酒精刺激可致血管收缩功能紊乱,增加冠状动脉痉挛风险,尤其本身存在冠状动脉基础病变者更易发生。
3.心肌桥:冠状动脉某段走行于心肌下,心脏收缩时压迫该段血管,影响心肌供血,当心肌收缩期压迫明显时可引发心肌缺血,导致心绞痛发作,此情况在有家族遗传倾向或存在心肌结构异常相关病史人群中相对更易出现。
二、心绞痛的禁忌
1.生活方式禁忌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使冠状动脉狭窄进一步加重,显著增加心绞痛发作风险,需严格戒除。
酗酒:过量饮酒可引起血压波动、心律紊乱,导致心肌耗氧量改变,易诱发心绞痛发作,应避免过量饮酒。
过度劳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或剧烈运动等过度劳累情况,会使心肌耗氧量大幅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无法充分供血,易诱发心绞痛,需注意合理休息,避免长时间超负荷劳作。
情绪剧烈波动:暴怒、过度紧张等剧烈情绪波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加重心肌缺血状态,从而诱发心绞痛,要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大喜大悲等强烈情绪刺激。
2.药物使用禁忌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能诱发或加重心绞痛,需在医生评估下谨慎使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时,应避免与西地那非等PDE5抑制剂联用,否则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3.特殊人群禁忌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需更谨慎,要避免使用加重心脏负担的药物,需综合评估肝肾功能、心功能等情况后合理用药。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血管保护作用减弱,需严格控制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同时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损伤血管,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要警惕低血糖诱发心绞痛,因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出现类似心绞痛的症状表现,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