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症状分典型与非典型,典型者急性期有病毒感染前驱表现后现心脏相关症状,非典型者儿童现精神差等、老年人现乏力等;检查包含病史询问了解感染等情况、体格检查发现心律失常等体征、实验室查血常规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病原学,辅助检心电图等,特殊人群里儿童需密切关注精神等并遵儿科用药原则,老年人要细致排查且注意基础疾病对检查的影响。
一、心肌炎的症状表现
(一)典型症状
急性期患者多有近期病毒感染前驱表现,如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随后出现心脏相关症状,包括心悸(自觉心跳异常)、胸闷(胸部闷塞感)、胸痛(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呼吸费力),严重时可出现水肿(尤其下肢水肿)、晕厥(突发短暂意识丧失)等。
(二)非典型症状
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精神差、拒食、呕吐等非特异性表现;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活动耐力下降等,易被忽视。
二、心肌炎的检查项目及意义
(一)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近期有无病毒感染史(如感冒、腹泻等)、基础疾病情况(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对判断心肌炎病因及病情有重要参考价值,儿童需重点询问发病前感染情况及精神、饮食变化。
(二)体格检查
可发现心率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等)、心音改变(心音低钝)、心脏扩大(严重时可触及心界扩大)等体征,老年人因基础心功能状态不同,体征可能不典型,需细致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炎症反应。
2.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或cTnT)升高提示心肌受损,是诊断心肌炎的重要指标,儿童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需结合年龄特点综合判断。
3.病原学检查:通过咽拭子、粪便等标本检测病毒核酸或抗体,有助于明确病因,如怀疑柯萨奇病毒感染可检测相关病毒标志物。
(四)辅助检查
1.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各种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儿童心电图异常需警惕心肌炎可能,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2.超声心动图:能评估心脏结构(如心室壁运动情况)和功能(如射血分数),心肌炎患者可出现心室壁运动减弱、心腔扩大、心包积液等表现,老年人基础心脏结构可能有改变,需对比既往检查结果。
3.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心肌炎诊断有较高特异性,可发现心肌水肿、强化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心肌炎的重要影像学依据,尤其适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但高度怀疑心肌炎的患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心肌炎需密切关注精神状态、喂养情况,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若出现拒食、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表现,应高度警惕心肌炎,及时就医检查,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
(二)老年人
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多,心肌炎症状易被掩盖,需细致排查,如虽无典型胸痛,但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避免延误诊治,同时注意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如本身存在心律失常可能干扰心电图判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