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可能出现干眼、视力回退、夜间视力下降、感染风险、角膜扩张、圆锥角膜、视物变形、激素性青光眼、干眼症持续存在、适应期长、对比敏感度下降、心理预期落差等并发症,青少年近视患者回退及角膜扩张风险更高,女性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需避开手术,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要严格控制基础病并评估手术安全性。
一、干眼
术后泪膜稳定性下降较为常见,研究表明约30%-50%的近视手术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干眼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等。这与手术破坏角膜神经、影响泪液分泌及分布有关,尤其对于长期戴隐形眼镜的患者,术后干眼风险可能更高。
二、视力回退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度数反弹,一般在术后6-12个月内发生。高度近视、年龄较小(如低于18岁)或术后用眼习惯不良者更易出现,主要因眼轴仍可能继续生长或角膜组织的重塑变化未稳定。
三、夜间视力下降
如夜间眩光、光晕等,这是由于手术切削角膜改变了角膜形态,影响光线的正常折射。约10%-20%的患者可能出现此类情况,夜间驾驶等活动受影响较大,中高度近视患者相对更明显。
四、感染风险
尽管概率较低,但仍存在术后眼部感染可能,如细菌性角膜炎等。多因术后眼部卫生不佳、接触污染物品等引起,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风险相对升高。
五、角膜扩张
尤其针对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角膜承受眼内压的能力可能改变,存在一定角膜扩张风险,严重时可发展为圆锥角膜,影响视力且难以恢复。
六、圆锥角膜
属于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整体发生率低,但高度近视、角膜较薄的患者风险相对较高,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角膜形态异常等。
七、视物变形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视物扭曲、变形等情况,与角膜切削后的不规则形态有关,影响视觉质量的舒适度。
八、激素性青光眼
术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眼压升高,诱发激素性青光眼,尤其本身有青光眼家族史或高眼压倾向的患者需密切监测眼压变化。
九、干眼症持续存在
部分患者干眼症状可能长期不缓解,即使采取人工泪液等对症治疗仍难以完全改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用眼工作者更易受影响。
十、适应期长
多数患者需要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适应术后视觉变化,部分人初期可能出现视力波动、视物清晰度与预期不符等情况,青少年患者适应过程可能相对较慢。
十一、对比敏感度下降
术后患者在不同光线下的视觉分辨能力可能下降,如在强光或弱光环境下对物体细节的识别能力变弱,这与角膜切削改变光学特性相关。
十二、心理预期落差
部分患者因术后视觉效果未达完全满意,产生心理负担,尤其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的人群,如从事对视力要求严格职业的患者,心理落差可能更明显,需术前充分沟通预期管理。
特殊人群方面,青少年近视患者因眼轴可能继续发育,术后回退及角膜扩张风险相对更高,术前需谨慎评估;女性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手术可能受激素变化影响,需避开该阶段;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感染、眼压异常等风险增加,术前需严格控制基础病并充分评估手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