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心悸(患者自觉心脏跳动异常)、心跳暂停感或漏跳感(能感觉到心脏短暂停搏或搏动间隔延长)、头晕(心输出量减少致脑供血不足)、黑矇(短暂意识丧失前视物发黑)、乏力(全身疲倦无力)、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影响肺循环)、晕厥(突发短暂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不同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人群出现相应症状的情况各有特点,部分人群出现相关症状需高度重视。
一、心悸
表现形式:患者自觉心脏跳动节律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等异常,可主观感受到心脏的强烈跳动感。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出现,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表现为躁动不安等;女性在生理期或情绪波动时可能更易诱发心悸;长期熬夜、大量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发生心悸的风险相对较高;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心悸症状可能更频繁且严重。
二、心跳暂停感或漏跳感
具体情况: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心脏有短暂的停搏或者搏动间隔明显延长,好似心脏漏跳一拍。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出现,对于儿童,若频繁出现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问题;女性若同时伴有月经不调等情况,可能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该症状;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可能因神经功能紊乱引发此类感觉;有冠心病等病史的人群出现该症状需高度重视,可能提示病情变化。
三、头晕
产生机制:心律失常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不同年龄头晕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头晕可能表现为站立不稳、易摔倒;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时,本身血容量等变化,若合并心律失常头晕症状可能更明显;长期sedentary(久坐)生活方式人群本身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心律失常时更易出现头晕;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且合并心律失常的人群,头晕发生风险及严重程度可能增加。
四、黑矇
症状特点:短暂的意识丧失前的一种表现,患者视物发黑。各年龄均可发生,儿童黑矇需排查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等;女性在更年期激素水平变化时,若合并心律失常可能出现黑矇;长期大量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人群,心律失常时更易诱发黑矇;有心肌病等病史人群出现黑矇提示病情严重,需及时就医。
五、乏力
表现及影响因素:患者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不同年龄乏力程度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可能影响乏力程度;长期过度劳累人群本身体力储备差,心律失常时乏力更明显;有慢性心力衰竭等基础病且合并心律失常的人群,乏力是常见且突出的症状。
六、呼吸困难
发生原理:心律失常导致心功能不全,影响肺循环,引起呼吸困难。年龄较小儿童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女性妊娠时心肺负担加重,合并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更易发生;长期吸烟人群呼吸道本就有一定损伤,心律失常时加重呼吸困难;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人群,呼吸困难症状更为严重。
七、晕厥
严重表现:突发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儿童晕厥需考虑先天性长QT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女性在体位性低血压等情况合并心律失常时易诱发晕厥;长期卧床人群突然改变体位合并心律失常时也可能出现晕厥;有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等病史人群,晕厥是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