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相关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有不同目标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正常范围及影响,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正常范围及糖尿病关联,血压有正常范围及高血压定义和不同人群控制目标,心脏相关标志物肌钙蛋白等对心肌损伤等有诊断意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不同人群在指标管理上需综合评估侧重。
一、血脂相关指标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水平升高会促进斑块在血管壁沉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一般建议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LDL-C目标值<2.6mmol/L,极高危人群(已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等)需<1.8mmol/L;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能将外周组织胆固醇转运至肝脏代谢,有助于降低心血管风险,其水平降低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男性HDL-C正常范围一般≥1.04mmol/L,女性≥1.29mmol/L;3.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一般<5.2mmol/L,升高也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相关;4.甘油三酯(TG):正常范围一般<1.7mmol/L,升高可影响血脂代谢平衡,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二、血糖相关指标
1.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且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需考虑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正常范围一般为4%~6%,HbA1c≥6.5%结合临床症状可诊断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需将HbA1c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
三、血压相关指标
1.收缩压(SBP):正常范围一般<120mmHg,舒张压(DBP)正常范围一般<80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人群血压控制目标有所差异,一般普通高血压患者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等高危人群需控制在<130/80mmHg。
四、心脏相关标志物
1.肌钙蛋白:包括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心肌细胞受损,常见于心梗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对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2.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主要用于评估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BNP或NT-proBNP水平会显著升高,可帮助判断心功能状态及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心脏功能受损情况。
五、同型半胱氨酸(HCY〕
正常范围一般为5~15μmol/L,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伴随高血压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不同人群在这些指标的管理上需有所侧重,例如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指标控制目标需综合评估调整;有基础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需更严格监测相关指标以预防疾病复发;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人群要注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优化这些指标,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