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可通过胸前区症状及诱因识别,发作时要休息、放松情绪,可使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缓解,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和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预防,特殊人群(老年人、女性、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心绞痛的识别
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前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左臂等部位,一般持续3-5分钟,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女性心绞痛可能不典型,更多表现为气短、乏力等;老年人可能症状更隐匿。
二、发作时的首要措施
1.休息: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因为活动会增加心脏负担,休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例如,正在走路的心绞痛患者应马上原地停下休息。
2.放松情绪:保持冷静,避免紧张焦虑,因为情绪激动会加重心绞痛。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式放松,缓慢吸气再缓慢呼气,重复几次。
三、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及使用原则
1.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常用药物,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但要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不同人群使用需谨慎,比如低血压患者要慎用,因为硝酸甘油可能进一步降低血压。
2.速效救心丸:也可用于心绞痛发作时,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可常规携带备用。
四、预防心绞痛发作的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如每天保证摄入500克左右蔬菜和200克左右水果,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例如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
运动: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比如体质较好的中年人可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左右的慢跑。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心肌缺血,应戒烟;过量饮酒会影响心脏功能,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应控制在低于130/80mmHg,通过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等方式控制。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等综合管理,使血糖达标,因为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加重心绞痛风险。
高血脂:高血脂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必要时的降脂药物治疗,将血脂控制在合适水平,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高危患者应低于1.8mmol/L。
五、特殊人群心绞痛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心绞痛发作时更要注意休息,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病情变化可能较隐匿。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
2.女性:女性心绞痛患者在症状识别上可能更易忽视不典型症状,如气短等,要提高自我警惕。在治疗时,要考虑女性特殊的生理情况,如月经周期等对药物反应的影响,用药需更谨慎,遵循个体化原则。
3.儿童:儿童心绞痛非常罕见,若儿童出现胸痛等类似心绞痛症状,要考虑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儿童一般不轻易使用抗心绞痛的成人药物,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