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发作时需立即休息并去除诱因,可使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缓解,若发作频繁、持续久或用药不缓解要及时就医,还需通过饮食、运动、心理调节等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复发。
一、休息与停止诱因
1.立即休息: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应立刻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这是因为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肌耗氧量进一步增加,而休息可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从而缓解心绞痛。对于老年人、体力劳动者等,本身心脏功能可能相对较弱,休息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例如,一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中年男性,在劳作过程中出现心绞痛,立即停止劳作并坐下休息后,心绞痛症状往往能较快缓解。
2.去除诱因:要尽量消除引起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如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减少寒冷刺激等。情绪激动时体内会分泌一些激素,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寒冷刺激也可能引起血管痉挛,诱发心绞痛。对于女性患者,由于情绪波动相对较大,更需注意避免情绪过度起伏;有吸烟习惯的人群,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也应戒烟以去除这一诱因。
二、药物缓解
1.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之一,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缓解心绞痛。一般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分钟内可起效。但硝酸甘油可能会引起头痛、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对于青光眼患者等应慎用,因为硝酸甘油可导致眼压升高。
2.硝酸异山梨酯:其作用机制与硝酸甘油类似,也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可口服或舌下含服,口服后约3-5分钟起效,舌下含服约2-5分钟起效。对于有严重低血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情况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三、及时就医
1.病情监测:如果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15分钟)或经休息、服用药物后缓解不明显,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就医。因为这种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如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等。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心绞痛发作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尽快就医。
2.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就医后医生会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就医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家属应陪同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
四、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复发
1.饮食方面: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少钠盐摄入可避免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低脂饮食可防止血脂升高,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低糖饮食有助于控制血糖,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尤为重要。例如,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运动方面: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增加心脏负担。对于肥胖的心绞痛患者,适度运动还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心脏功能。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3.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精神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诱发心绞痛。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心理状态。对于女性患者,由于情感相对细腻,更要注重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