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感染性心肌炎包含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螺旋体性心肌炎,非感染性心肌炎包含自身免疫性、过敏或变态反应性、化学物理或药物性心肌炎;鉴别可通过病史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及特殊人群等,感染性心肌炎多有近期明确感染史等表现及感染性指标,非感染性心肌炎需询问基础疾病史等及有非感染性指标,儿童感染性心肌炎以病毒性多见需结合生理特点判断,老年人非感染性心肌炎相对多见常与基础疾病相关需全面评估病史及检查结果。
一、心肌炎的分类
(一)感染性心肌炎
1.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常见致病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尤其是B组)、埃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介导心肌损伤。2.细菌性心肌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如白喉杆菌、链球菌等,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可导致心肌损害。3.真菌性心肌炎:罕见,由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感染累及心肌所致。4.螺旋体性心肌炎:如梅毒螺旋体感染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病变累及心肌。
(二)非感染性心肌炎
1.自身免疫性心肌炎: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心肌组织。2.过敏或变态反应性心肌炎: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血清制剂等引起的变态反应累及心肌。3.化学、物理或药物性心肌炎:如阿霉素等化疗药物、放射性损伤、酒精中毒等可损伤心肌导致炎症反应。
二、鉴别方法
(一)病史与临床表现鉴别
1.感染性心肌炎:多有近期明确的感染史,如发病前1~3周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细菌性心肌炎可能有局部感染灶表现;起病可急可缓,常伴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肌受损表现。2.非感染性心肌炎:需询问基础疾病史,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相应系统受累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皮疹、关节痛等);药物性心肌炎有明确的相关药物使用史;过敏相关性心肌炎有过敏反应相关表现(如皮疹、瘙痒等)。
(二)实验室检查鉴别
1.感染性指标:感染性心肌炎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学检查可通过核酸检测、血清学抗体检测(如柯萨奇病毒特异性抗体)发现病毒感染证据;细菌性心肌炎血培养可能阳性,真菌性心肌炎真菌学检查可发现病原菌。2.非感染性指标: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可检测到自身抗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过敏相关性心肌炎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IgE升高等变态反应指标异常。
(三)心电图与心脏超声鉴别
1.心电图:感染性心肌炎常见ST-T改变(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心律失常(如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非感染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因病因不同而异,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可能有特异性ST-T改变及心律失常特点。2.心脏超声:感染性心肌炎可见心肌厚度改变、运动幅度减低、心室壁运动异常等;非感染性心肌炎根据病因不同表现不同,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可能有心肌弥漫性病变等表现。
(四)特殊人群鉴别要点
1.儿童:儿童感染性心肌炎以病毒性心肌炎多见,需重点询问近期病毒感染史,临床表现可能更隐匿,易被忽视,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改变需结合儿童生理特点综合判断。2.老年人:非感染性心肌炎相对多见,常与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鉴别时需充分考虑老年人多系统疾病共存的情况,全面评估病史及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