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是心包腔内液体异常增多的病理状态,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的细菌、病毒、结核杆菌感染及非感染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等,临床表现少量积液可能无明显症状,中大量积液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及心界扩大等体征,检查靠超声心动图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处理,特殊人群中儿童需重视早期诊断,老年人要重点排查慢性病,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心包积液相对多见需关注原发病控制。
一、定义
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液体异常增多的病理状态,正常人心包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一般不超过50毫升,当液体量增多超出正常范围时即为心包积液。
二、常见病因
(一)感染性因素
1.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心包炎,可导致心包积液产生。2.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发的病毒性心包炎,是儿童及青壮年心包积液的常见原因之一。3.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性心包炎可导致慢性心包积液,在结核病高发地区较为常见。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心包引发炎症,导致积液产生。2.肿瘤:原发性心包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心包,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心包,可引起心包积液。3.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心脏手术、心肌梗死等心脏损伤后,机体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心包积液。4.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因黏液性水肿累及心包而出现积液。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少量积液:可能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超声心动图时发现。2.中大量积液:可出现呼吸困难(为最突出症状,表现为呼吸浅快)、胸痛(多为钝痛或锐痛)、心悸、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体循环淤血表现,如肝大、下肢水肿等。
(二)体征
可有心界扩大、心音遥远、颈静脉怒张等体征,大量积液时还可能出现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四、检查方法
(一)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心包积液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可明确积液量的多少,并能观察心脏的结构及运动情况,一般积液量<50毫升时超声可发现,还能引导心包穿刺等操作。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感染性病因导致的心包积液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2.血沉:结核性心包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导致的心包积液常伴有血沉增快。3.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性心包炎时该试验可呈阳性。4.肿瘤标志物检查:怀疑肿瘤导致的心包积液时,可检测相关肿瘤标志物协助诊断。
五、治疗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如感染性心包积液需根据病原体选用相应抗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需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原发病;肿瘤引起的则需针对肿瘤进行相应治疗。
(二)对症处理
1.少量积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部分可自行吸收。2.中大量积液:若出现明显症状,可能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引流,以缓解心脏压塞症状;对于反复出现的心包积液,可考虑心包开窗引流等手术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心包积液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病、感染等引起,需重视早期诊断,如出现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二)老年人
老年人的心包积液需重点排查肿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因素,由于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较差,中大量积液时症状可能更明显,应积极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三)女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心包积液在女性中相对多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需关注原发病的控制,定期监测病情,遵循医生建议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