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怎么回事
心包积液是心包腔内液体异常增多的病理状态正常心包腔有少量润滑液量超范围即为此病病因分感染性(细菌、病毒、结核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病因、心脏损伤后)临床表现少量积液可无症状中大量积液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及心界扩大等体征检查有超声心动图、X线、CT及MRI等方法治疗分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按不同感染处理非感染性针对原发病)和对症处理大量积液等需心包穿刺引流特殊人群儿童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控制感染源老年人需综合评估病情选择安全治疗方式。
一、定义
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液体异常增多的病理状态,正常心包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一般不超过50毫升,当液体量增多超出正常范围时即为心包积液。
二、病因分类
(一)感染性病因
1.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感染,可导致心包发生炎性反应,渗出液体形成积液。
2.病毒感染:常见的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病毒感染心肌及心包后引发炎症,促使液体渗出积聚。
3.结核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可经血行或直接蔓延至心包,引起结核性心包炎,进而产生大量积液。
(二)非感染性病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机体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攻击心包组织,导致炎性渗出形成积液。
2.肿瘤性病因:原发性心包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心包,可刺激心包产生大量积液,例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心包。
3.心脏损伤后:心脏手术、心肌梗死等导致心包受损,血液、渗出液等积聚于心包腔形成积液。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1.少量积液:可能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
2.中大量积液:可出现呼吸困难(是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费力)、胸痛(多为闷痛,疼痛可放射)、心悸(自觉心跳不适)等,严重时可出现体循环淤血表现,如下肢水肿、肝大等。
(二)体征表现
查体可见心界扩大,心音遥远,大量积液时可出现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等体征。
四、检查方法
(一)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心包积液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可明确积液量的多少,还能观察心脏的运动情况,如是否存在心脏压塞征象等。
(二)X线检查
可见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样,尤其是卧位与立位心影形态有明显变化,有助于提示心包积液的存在。
(三)CT及MRI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心包积液的量及分布情况,对于鉴别病因有一定帮助,如肿瘤导致的心包积液可通过CT或MRI观察肿瘤的部位及形态等。
五、治疗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1.感染性病因:若为细菌感染,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结核感染则需规范抗结核治疗;病毒感染多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2.非感染性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需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原发病;肿瘤导致的则根据肿瘤类型及分期采取相应的抗肿瘤治疗措施,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二)对症处理
1.大量积液或心脏压塞:需进行心包穿刺引流,迅速缓解心脏压塞症状,引流出来的积液可进一步送检,明确积液性质以协助病因诊断。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心包积液可能因先天性心脏病、感染(如病毒、结核等)等引起,由于儿童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进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积液情况,对于感染相关的心包积液要积极控制感染源。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心包积液的病因可能更为复杂,在诊断时需综合评估,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治疗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心包穿刺等有创操作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