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手术存在感染风险,术后眼部卫生护理不当或本身有眼部炎症者易引发感染性疾病;部分患者会出现干眼症,因手术损伤角膜神经致泪液分泌等异常;存在视力回退可能,与自身眼部情况及术后用眼习惯等有关;有角膜瓣相关问题如移位褶皱及罕见的角膜扩张风险;青少年群体因眼球发育等复发风险高,孕期哺乳期女性手术需谨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高。
一、感染风险
近视眼手术属于有创操作,存在眼部感染的潜在可能。若术后眼部卫生护理不当,如用不洁物品触碰眼睛、污水进入眼内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易侵入眼内,引发角膜炎、眼内炎等感染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尤其本身存在眼部炎症(如结膜炎、睑缘炎等)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更高,因为原有炎症状态会削弱眼部的防御能力,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
二、干眼症
部分接受近视眼手术的患者可能出现干眼症。这是由于手术会对角膜表面的神经纤维造成一定损伤,影响泪液的分泌反射,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或泪膜稳定性下降。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且这种不适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尤其是在长时间用眼(如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后更为明显。长期干眼症还可能进一步影响角膜的健康,对视力产生不利影响。青少年患者因泪液分泌功能尚未完全稳定,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概率相对成年患者可能更高一些。
三、视力回退
近视眼手术并非一劳永逸,存在视力回退的可能性。这与患者自身的眼部情况、术后用眼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一些患者术后如果仍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用眼过度疲劳,或者本身属于近视度数不稳定的人群(如青少年,眼球仍在发育阶段),可能会导致近视度数再次增加,出现视力回退现象,影响手术效果。对于年龄较小的青少年患者,由于眼球还在持续生长发育,视力回退的风险相对成年患者更高。
四、角膜并发症
1.角膜瓣相关问题: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为例,手术需要制作角膜瓣,可能出现角膜瓣移位、褶皱等情况。角膜瓣移位多与术后眼部受到外力撞击、揉眼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角膜瓣移位,会严重影响视觉质量,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角膜瓣褶皱则可能影响角膜的光滑度,进而引起散光等问题,导致患者视物不清。
2.角膜扩张:虽然较为罕见,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圆锥角膜高危人群(有圆锥角膜家族史、角膜较薄等情况),进行近视眼手术可能增加角膜扩张的风险,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散光度数进行性增加等,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等更复杂的治疗。
五、特殊人群风险
1.青少年群体:青少年眼球仍处于发育阶段,眼轴可能会继续增长,术后近视复发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青少年的自律性相对较差,术后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等,会进一步增加视力回退的风险。同时,青少年的眼部组织相对较嫩,手术操作时的精准度要求更高,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可能相对成年患者有所不同。
2.孕期、哺乳期女性:女性在孕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眼部状态也可能不稳定,哺乳期女性需要考虑药物等因素对婴儿的影响(虽然近视眼手术一般不涉及全身用药,但手术带来的应激等情况可能对孕期、哺乳期女性的身体状态有一定影响),因此这一特殊时期进行近视眼手术需谨慎评估,因为手术可能带来的应激反应等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3.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处于异常状态,术后发生感染、免疫排斥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高于常人。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影响身体对手术创伤的修复能力以及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从而增加了手术相关危害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