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特殊类型,由碘摄入异常、遗传、环境等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结节,有甲状腺肿大、结节特征及甲功异常等表现,超声等可诊断,需与甲状腺腺瘤、癌等鉴别,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特殊类型,表现为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形态学上异于周围组织的结节性病变,可由单纯性甲状腺肿长期发展演变而来,其本质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
二、病因
1.碘摄入异常: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当机体长期碘摄入不足或过量时,可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进而刺激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例如,碘缺乏地区人群患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风险相对较高。
2.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个体患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易感性,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与甲状腺生长、调节相关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使得甲状腺对促甲状腺激素(TSH)等刺激因素的反应异常,导致结节形成。
3.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某些药物(如锂剂等)、工业污染物等,可干扰甲状腺激素代谢,诱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此外,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等应激状态下,也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甲状腺功能,促使结节形成。
三、发病机制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出现异常增生与复旧,导致甲状腺内形成结节。其具体机制涉及甲状腺细胞生长因子失衡、细胞凋亡异常等。例如,促甲状腺激素持续刺激可促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殖,当增殖与复旧失衡时,局部组织逐渐形成结节,结节可呈多结节性或单结节性。
四、临床表现
1.甲状腺肿大:患者颈部可触及肿大的甲状腺,可单侧或双侧发病,肿大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甲状腺肿大明显时可出现颈部压迫感。
2.结节特征: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结节,结节质地多为中等,表面多光滑,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部分结节较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导致吞咽困难等。
3.甲状腺功能: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但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表现,如甲亢时可出现心悸、多汗、消瘦等,甲减时可表现为乏力、畏寒、水肿等。
五、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数目、大小、形态、边界、血流情况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一般良性结节多呈低回声、边界清晰等表现。
2.甲状腺功能测定:包括血清TSH、甲状腺激素(T3、T4等)水平检测,以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甲亢或甲减等情况。
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于怀疑恶性的结节,可通过FNAC获取细胞样本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结节的性质,这是鉴别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方法。
六、鉴别诊断
需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疾病相鉴别。甲状腺腺瘤多为单发结节,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甲状腺癌结节多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血流丰富,且可能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通过超声、FNAC等检查可进行区分。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结节性甲状腺肿相对较少,但需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因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若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身高、智力等发育,需及时就医评估并处理。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需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因为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等至关重要,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胎儿健康,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产检及调整甲状腺相关指标。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诊断及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检查及治疗方式,避免因治疗对其他基础疾病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