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牙痛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冷敷等家庭应急处理,若遇牙齿损伤严重、龋齿较深、牙周炎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缓解牙痛有特殊注意事项,儿童不能乱服成人药要及时就医并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孕妇慎服止痛药用温和方法缓解,老年人注意口腔护理及就医时告知全身健康状况。
一、家庭应急处理方法
1.保持口腔清洁
牙痛时,首先要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可以使用温水轻轻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等,减少细菌滋生对牙齿的进一步刺激。例如,每餐进食后都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食物残渣引发的牙痛情况。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协助其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水更为合适,避免刺激儿童尚未发育完全的口腔黏膜。
对于有龋齿等情况导致牙痛的人,若能使用牙线小心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也有助于减轻牙痛。但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牙龈。
2.冷敷缓解
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牙痛部位的脸颊外侧,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重复进行。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牙龈肿胀和疼痛感觉。比如,因上火引起牙龈肿痛导致牙痛时,冷敷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不过,儿童在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皮肤,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冷敷。
3.寻找引起牙痛的诱因并去除
检查是否有异物嵌塞在牙齿缝隙中,如小石子、木屑等,小心将其取出。如果是由于咬到硬物导致牙齿短暂疼痛,要避免继续用该牙齿咀嚼食物,让牙齿有时间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成年人可以较为自主地检查口腔情况并尝试处理,而儿童则需要家长协助检查,若发现异物嵌塞较深或无法自行处理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及时就医的情况及专业处理
1.牙齿损伤严重
当牙痛是由于牙齿受到严重撞击、断裂等情况引起时,应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牙齿损伤的具体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可能会进行补牙、根管治疗等。例如,成年人因意外摔倒导致牙齿部分断裂出现牙痛,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合适的修复治疗。儿童如果发生牙齿外伤,由于其牙齿和牙髓的特点,更要及时就医,避免影响恒牙的发育。
2.龋齿较深
若龋齿已经累及牙髓,引起剧烈牙痛,这时候必须就医。医生会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然后填充根管等。对于儿童的龋齿,家长要密切关注,因为儿童的龋齿发展较快,一旦出现较深龋齿导致牙痛,应及时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避免龋齿进一步恶化影响恒牙萌出等。
3.牙周炎等牙周疾病
患有牙周炎等牙周疾病出现牙痛时,需要就医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如洗牙、龈下刮治等。牙周炎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而儿童也可能因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患上轻度牙周炎,家长要注意儿童的口腔卫生,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儿童有牙周炎相关牙痛症状,要及时就医处理。
三、不同人群缓解牙痛的特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牙痛时,家长要格外注意。首先不能自行给儿童服用成人的止痛药物,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成人药物可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要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在就医过程中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儿童因恐惧而不配合检查和治疗。同时,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儿童专用牙膏,饭后漱口等,预防牙痛的发生。
2.孕妇
孕妇出现牙痛时要谨慎处理。一般不建议在孕期随意服用止痛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首先可以采用上述家庭应急处理方法中的温和漱口、冷敷等方式尝试缓解。如果牙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但要告知医生自己处于孕期,让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式。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口腔问题,所以要更加注重孕期的口腔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3.老年人
老年人牙痛可能与多种口腔问题相关,如牙龈萎缩、根面龋等。老年人在缓解牙痛时,要注意选择温和的口腔护理方式。如果是由于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引起的牙痛,要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刺激牙齿。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全身健康状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牙痛时需要综合考虑用药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