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等多种原因引起,需先明确病因。要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合理饮食,减少含糖食物、增加富含纤维食物摄入。龋齿需补牙,牙髓炎等需根管治疗,牙龈炎等需牙周基础治疗,智齿冠周炎需局部冲洗等。儿童、孕妇、老年人牙痛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定期检查、避免自行服药,孕妇谨慎用药、局部治疗,老年人要考虑全身性疾病对口腔治疗的影响。
一、明确牙痛原因
牙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龋齿(蛀牙)、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龋齿是由于细菌侵蚀牙齿硬组织,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龋洞加深会出现遇冷热酸甜刺激疼痛等;牙髓炎多是龋齿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累及牙髓导致,疼痛较为剧烈,常为自发痛、夜间痛等;根尖周炎一般是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炎症波及根尖周组织;牙龈炎通常是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刺激牙龈引起红肿、出血、疼痛;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加重,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破坏;智齿冠周炎多见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出现智齿周围红肿、疼痛,甚至张口受限等。不同原因导致的牙痛表现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所以首先要明确病因。
二、日常口腔护理与预防
1.保持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进人邻面的间隙,做前后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一般3岁左右开始学习刷牙,逐渐培养自主刷牙能力。不同年龄人群口腔清洁需求有差异,儿童由于牙齿发育和口腔运动能力有限,需要更细致的辅助和引导;成年人则要自觉保持良好的刷牙习惯以维持口腔卫生。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尤其是牙齿排列不整齐的人群,更需要通过牙线等工具清洁难以刷到的部位。对于有正畸矫治器的人群,还需要使用专门的正畸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
2.合理饮食
减少含糖食物摄入:过多食用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含糖食物容易导致龋齿,应控制此类食物的摄入量和食用频率。例如,儿童要避免频繁饮用碳酸饮料,因为碳酸饮料中的酸性物质和糖分都会对牙齿造成损害;成年人也要注意减少高糖零食的摄取。不同年龄阶段对糖分的耐受和代谢能力不同,儿童更易受高糖食物影响牙齿健康,所以要特别注意限制儿童的高糖摄入。
增加富含纤维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苹果等,进食时这些食物对牙齿有一定的清洁作用,能帮助去除部分牙菌斑和食物残渣。
三、及时就医检查与治疗
1.龋齿:如果发现有龋齿,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龋齿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如浅龋、中龋可通过补牙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深龋则需要先安抚治疗再补牙等。
2.牙髓炎、根尖周炎:对于牙髓炎和根尖周炎,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从而消除炎症,保留患牙。
3.牙龈炎、牙周炎:首先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洗牙(龈上洁治术)去除牙菌斑、牙结石,必要时进行龈下刮治等深层清洁。对于病情较重的牙周炎患者,可能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等。
4.智齿冠周炎:急性期要先进行局部冲洗,使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等反复冲洗智齿周围的盲袋,清除其中的食物残渣和脓液,然后局部上药,同时根据炎症情况可口服或静脉输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对于有保留价值的智齿可进行冠周龈瓣修整等治疗,对于无保留价值的智齿建议尽早拔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痛可能因龋齿等问题,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口腔健康,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口腔科检查一次牙齿。儿童牙痛时要避免自行服用成人止痛药物,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应及时带儿童到儿科口腔科就诊。
2.孕妇:孕妇牙痛时要谨慎用药,因为孕期用药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首先要通过口腔科检查明确牙痛原因,尽量采用局部治疗的方法缓解疼痛,如局部冲洗等,避免全身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抗生素等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牙痛可能与口腔内多种问题相关,如龋齿、牙周炎、牙齿磨损等。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牙痛时要考虑这些全身性疾病对口腔治疗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口腔感染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愈合,所以在治疗牙痛的同时要关注血糖的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