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与远视均为屈光不正,近视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致看远模糊,远视是聚焦在视网膜后致看远近都不清;眼球结构上近视眼轴过长、晶状体可能异常,远视眼轴过短、晶状体调节不足;症状上近视远视力降、易眼疲劳,远视近视力更差、易眼疲劳等;患病率及易发人群有别;检查靠视力、验光、眼轴测量;矫正分别有不同方式;预防上近视需合理用眼、多户外活动等,远视要关注婴幼儿检查、保证营养等。
一、定义与屈光状态
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当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简单来说,就是看远处物体模糊,而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
远视:也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是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使得视网膜上无法形成清晰的像,表现为看远处和近处物体可能都不清楚,相对而言,远视眼视近更困难。
二、眼球结构相关差异
眼轴长度:近视患者通常眼轴过长,外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远视患者眼轴往往过短,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一般来说,正常眼轴长度约在23-24mm左右,近视患者眼轴可能超过24mm,远视患者眼轴可能短于23mm。
晶状体调节功能:近视患者的晶状体可能相对较厚或调节功能存在一定异常,导致过度汇聚光线;远视患者晶状体调节相对不足,难以有效地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尤其是在看近物时,需要更多的调节力来帮助聚焦,但调节能力有限。
三、症状表现差异
近视症状:最突出的表现是远视力下降,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而近视力相对正常。患者可能会出现眯眼视物的情况,因为眯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散光的影响,使光线更聚焦一些,暂时改善视力。长期近视不矫正还可能导致眼疲劳,出现眼酸、眼胀、头痛等症状,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可能还会影响其学习,因为看黑板上的字不清楚等。
远视症状:远视患者无论看远还是看近都可能不清楚,且看近物时症状更明显。由于需要不断调节晶状体来增加屈光力以看清近处物体,所以更容易出现眼疲劳,表现为眼睛酸胀、干涩、视物模糊等,儿童远视可能还会影响其立体视觉发育,导致立体视功能异常,影响未来从事需要良好立体视的职业,如驾驶、精细操作等。
四、患病率及易发人群差异
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和人群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近视在青少年群体中患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学业负担重、长期近距离用眼的学生中更为常见;而远视在儿童早期相对常见,随着年龄增长,部分远视可能会逐渐减轻,但也有部分人会持续存在一定程度的远视。
易发人群:近视易发人群多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人群,如学生、长期从事精细用眼工作的人群等;远视易发人群包括婴幼儿,因为婴幼儿眼轴较短,多处于远视状态,另外,有家族远视遗传倾向的人群以及一些眼部发育异常的人群也更容易出现远视。
五、检查与诊断方法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是初步判断近视和远视的常用方法。近视患者远视力下降,远视患者远视力和近视力可能都下降。
验光检查:包括散瞳验光等,散瞳验光可以准确获取眼睛的屈光状态,区分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等其他屈光不正情况。通过验光可以得到具体的近视度数或远视度数,例如近视患者验光显示近视度数,远视患者显示远视度数,如-2.00D表示200度近视,+2.00D表示200度远视等。
眼轴测量: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设备测量眼轴长度,对于诊断近视和远视并评估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近视患者眼轴测量值往往超出正常范围,远视患者眼轴测量值低于正常范围。
六、干预与矫正措施
近视矫正:主要有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以及成年后符合条件的可以考虑屈光手术矫正等。框架眼镜是比较常见的矫正方式,验配合适的框架眼镜可以帮助近视患者清晰视物;角膜接触镜对于一些不想戴框架眼镜的患者是一种选择,但需要注意正确佩戴和护理以避免眼部感染等问题;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手术等,需要满足一定的年龄、屈光度数稳定等条件才能进行。
远视矫正:同样可以佩戴框架眼镜进行矫正,对于儿童远视,如果是轻度远视且不影响视力和视功能发育,可能不需要立即矫正,但需要定期复查;如果远视度数较高,影响视力或出现眼疲劳等症状,则需要及时佩戴眼镜矫正。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远视,如婴幼儿严重远视可能需要尽早干预,以促进视觉发育。
七、预防措施差异
近视预防:要注意合理用眼,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读写时眼睛与书本保持33cm左右的距离;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看书、写字、使用电子设备等,一般建议每隔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助于抑制眼轴伸长,从而预防近视;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力问题并及时干预。
远视预防: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了解眼轴发育和屈光状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部发育有益的营养物质;同样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过度用眼,但对于远视儿童,也不要过度限制其近距离用眼,因为适当的近距离用眼可以促进眼部调节功能的发育,但要注意用眼卫生和时间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