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高血脂症需检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1.总胆固醇
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正常范围一般在2.8~5.17mmol/L。总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它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和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而总胆固醇过低可能与营养不良、肝脏疾病等有关。
2.甘油三酯
是脂质的组成成分,主要功能是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正常范围通常小于1.7mmol/L。甘油三酯升高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特别是当甘油三酯水平超过5.65mmol/L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被称为“好胆固醇”,它可以将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正常范围男性一般在1.16~1.42mmol/L,女性在1.29~1.55mmol/L。HDLC水平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等有助于提高HDLC水平。HDLC水平降低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被称为“坏胆固醇”,它容易被氧化,氧化后的LDLC会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沉积在血管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正常范围一般小于3.37mmol/L。LDLC水平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LDLC水平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较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