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疼痛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可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减轻,直立后伸、久立久坐时加剧,日间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重,弯腰等动作常加重,因骨量丢失、骨微结构破坏刺激神经末梢所致;严重时会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变形,多由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骨折是其最严重后果,常见于椎体、髋部、腕部等部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恢复慢且会影响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再次骨折风险增加,老年人、绝经后女性、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吸烟酗酒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人群骨折风险相对更高。
一、疼痛
骨质疏松常见疼痛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常加重。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骨量丢失、骨微结构破坏,引起骨小梁断裂、骨髓腔扩大等,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
二、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时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变形情况。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导致脊柱变形的重要原因,当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后,椎体高度降低,进而引起脊柱畸形,患者可出现背部畸形、身高缩短等表现,且随着病情进展,脊柱变形可能逐渐加重,影响身体的正常体态和活动功能。
三、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常见发生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在轻微外力下即可发生骨折,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挤压或跌倒等情况都可能引发骨折。骨折发生后恢复较慢,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且再次骨折的风险也会增加。老年人、绝经后女性、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吸烟酗酒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人群,骨折发生风险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