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尿量改变(可现少尿、无尿或部分非少尿型尿量正常或增多)、体液平衡失调表现(因排水功能下降致水肿、严重时现胸腹腔积液及肺水肿)、电解质紊乱相关表现(高钾致心悸等、低钠致乏力等、高磷低钙引起骨痛等);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消化系统早期食欲减退等、血液系统肾性贫血、心血管系统高血压等、骨骼系统肾性骨病、还有皮肤瘙痒等其他表现。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1.尿量改变:可出现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部分非少尿型急性肾衰患者尿量正常或增多。
2.体液平衡失调表现:因肾脏排水功能下降致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若液体摄入过多还可引发肺水肿。
3.电解质紊乱相关表现:高钾血症时可致心悸、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心脏骤停;低钠血症可致乏力、恶心、呕吐,严重低钠可致意识障碍;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可引起骨痛、皮肤瘙痒等。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早期多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病情进展可出现口腔异味、消化道出血等。
2.血液系统表现:肾性贫血常见,患者可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短等,因肾功能受损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
3.心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为常见表现,长期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可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可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还可能出现心包炎。
4.骨骼系统症状:慢性肾衰致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活化障碍等可致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行走困难,严重时可发生骨折。
5.其他表现:患者可现皮肤瘙痒、精神萎靡、睡眠障碍等,儿童患者可存在生长发育迟缓,老年人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症状可能不典型,需特别留意。